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携手塑造“健康湾区” 三地已取得这些成果

2019年02月27日 14:55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 

  携手塑造“健康湾区” 三地已取得这些成果

  香港医生龚敬乐在东莞给内地家庭医生上课 受访者供图

  解码 大湾区

  深读

  羊城晚报记者 符畅

  日前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提出要“塑造健康湾区”,粤港澳三地将如何发力?在刚刚落幕的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卫生健康合作大会上,三地共同签署了《粤港澳大湾区卫生健康合作共识》,明确将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卫生健康合作,共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

  香港医生来内地培养家庭医生

  案例

  到广州市番禺区桥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患者,每个月都有几天可以挂上香港家庭医学专科医生龚敬乐的号。这是粤港澳三地卫生与健康合作的一个缩影。

  “由于广东省认可香港医师执业资格,来到这里工作,我没有后顾之忧。即便在内地执业,我也可以按香港的聘请模式,以香港的标准获得薪酬。”龚敬乐说。

  除了日常开诊,龚敬乐还肩负着更重要的任务——为内地居民培养更多达到国际化标准的全科医生。“内地的医学人才培训往往更侧重理论。我们提出的金牌家庭医生培训计划,借鉴了英国、澳大利亚的全科医生培训体系。”龚敬乐说。龚敬乐介绍,培训前,每位全科医生需要接受一次系统评估,只有具备一定能力后才能进行培训,培训涵盖52周的课程,而通过考核后,学员将获得英国皇家家庭医学院认证的证书,实现与国际接轨。

  据悉,该培训计划自2017年11月启动以来,已在广州、珠海、中山等地开展,共有超过100名全科医生参与培训,其中通过考核的约占一半。

  成效

  港澳人士在粤申办48家医疗机构

  记者了解到,自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广东同香港、澳门三方合力打造卫生健康共同体,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

  在搭建合作平台方面,2018年举行的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卫生与健康合作大会上,三方卫生行政部门签署了《粤港澳大湾区卫生与健康合作框架协议》,并进行了26个合作项目的签约文本交换。刚刚闭幕的第二届大会上,三地又签署了62个合作项目。

  在支持港澳人士来粤办医行医方面,国家卫生健康委已经批准港澳独资医院在广东的审批权委托下放至各地市,减少了中间审批环节,并允许港澳医生在广东省多点执业。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港澳人士在广东省申办的医疗机构共有48家,其中独资31家,合资17家。同时,广东省积极推动实施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建设医院、高校附属医院、医联体与港澳方面建立高端合作,并积极推动三方重大平台、重大项目建设以及重大合作政策落地。

  建议

  统筹规划大湾区医疗资源

  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的医疗发展水平存在差异,而且每个医院都不可能“包治百病”,因此要对各地医疗资源进行总体的统筹规划。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詹启敏建议:“针对目前医疗条件较好的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珠海、佛山等地,要做好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各方面资源。另外,在医学专业力量配置方面也要有所侧重,其中既包括区域性的侧重,也包括医院内部的侧重,这样才能最大化地利用资源,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民众。”

  他还指出,在国家医改的大背景下,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是重中之重,其整体战略为“关口前移”和“中心下移”。前者是指重视疾病预防和早诊早治,后者则要求将主要医疗力量下沉到基层,满足民众的日常需求。

  在人才联合培养方面,詹启敏认为,要在大湾区内建立统一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他希望通过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化和改革,粤港澳大湾区医学人才的培训能够逐渐达到均质化,未来能让大湾区民众享受同质量的医疗服务。

  规划纲要中提出要“深化中医药领域合作”,国医大师周岱翰指出,大湾区是岭南医学的发源地,未来,大湾区各地可发挥中医药优势,在治未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

  湾区关键词

  健康湾区

  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希望国家和广东省层面都能提出更多措施,鼓励香港私营医疗服务机构和医疗专业团体到大湾区执业和开展培训。同时,希望能在大湾区部分城市开展试点,放宽在香港注册的药品和常用医疗仪器的使用。

  澳门社会文化司司长谭俊荣:“健康湾区”的塑造,为澳门医疗卫生事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澳门将与大湾区各地加强合作交流,推进落实医疗卫生合作。

  (《携手塑造“健康湾区” 三地已取得这些成果》由金羊网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版权联系电话:020-87133589,87133588)

【编辑:姜贞宇】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