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川藏公路“飞虎村”之变

2019年05月06日 17: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甘孜5月6日电 题:川藏公路“飞虎村”之变

  作者 王鹏

  五月初,位于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的团结村迎来收获季节。傍晚时分,村民们将一筐筐新鲜的羊肚菌搬到小广场上,排队等待收购商称重。“你家的菌子新鲜哦!”“今年产量还不错哈!”人群中不时传来欢快的声音。

图为4月15日傍晚,村民们将新鲜的羊肚菌搬到小广场上,排队等待收购商称重。<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王鹏 摄
图为4月15日傍晚,村民们将新鲜的羊肚菌搬到小广场上,排队等待收购商称重。中新社记者 王鹏 摄

  靠着羊肚菌产业,这个村子2018年人均年收入超15000元(人民币,下同),加之环境优美,雪山环绕,村民生活十分安逸。不过,团结村曾经有一个村民们如今羞于提及的名号——川藏线上的“飞虎村”。

  团结村位于二郎山半山腰,是沿川藏公路318国道出川进藏的第一道门户,货车川流不息。在过去,二郎山隧道未通,盘山路坡陡、弯多、路险,货车行驶缓慢,加之团结村缺少产业,种植农作物单一,经济发展滞后,一些村里的小伙便动起了“靠天吃饭”的“歪脑筋”,练就了一番爬车、扒货的“好身手”,“飞虎村”的名声“扬名”川藏线。

  “团结村曾经整整十年没有一名年轻人成功参军,整整四年选不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团结村党支部书记周祖祥回忆,那时的村子房屋破旧,村民好逸恶劳,偷盗斗殴,“到了2012年,人均年收入还不到2000元”。

  “要改变民风,关键还是要让村子发展起来。”周祖祥告诉记者,2013年,团结村迎来了转机。泸定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向县内的5户村民免费提供了试种的羊肚菌种子,村民李忠琴是其中之一。

  “没想到效果非常好,那年我试种的一亩羊肚菌收成600斤,市场价80元一斤,经济效益很好,比种玉米收入高多了。”李忠琴回忆,她当时兴奋地劝说村民们一起种植羊肚菌,村干部也意识到团结村迎来了好机会。

  周祖祥介绍,当地请来的农业专家经过调研,证明团结村的确非常适合种植羊肚菌。该村平均海拔1800米,年均气温21摄氏度,无霜期298天,种出来的羊肚菌个头大、肉厚。

  第二年,团结村试种的10亩羊肚菌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村民们纷纷动心,开始大规模种植。为鼓励村民们发展新产业,泸定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还给每亩羊肚菌提供6000多元补贴,2017年,村子的羊肚菌种植规模扩大到200亩。

  现在,团结村的羊肚菌不仅卖到成都,还销往广东、云南等地,甚至通过经销商卖到了欧洲,加上核桃、花椒、樱桃等经济作物畅销市场,2018年村子人均收入已经是6年前的8倍。

  “现在没人再提起‘飞虎村’了。”周祖祥说,如今团结村不仅生活安逸,前两年甚至被评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村。

  川藏公路沿途村庄众多,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像团结村这样主动求变、发展现代农业已成潮流:雅江县八角楼乡的松茸和菌子远销全国,理塘县雄坝乡的四千亩高原有机萝卜供不应求,巴塘县松多乡的高原蔬菜基地彻底改变了当地“菜比肉贵”的历史……

  “甘孜州的气候条件在全国独一无二,村庄大多沿着318国道分布,交通便利,发展现代农业得天独厚。”巴塘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局长格桑梅朵说,以前当地村民“靠天吃饭”,挖虫草、种玉米,甚至出现了团结村不劳而获的极端情况,但如今,现代农业已成川西高原上的靓丽风景。(完)

【编辑:姜雨薇】

>相关新闻: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