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梅州召开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推进会

2019年07月17日 09:52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 

  奋力探索乡村振兴的“梅州经验”
  梅州召开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推进会,力争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

  蕉岭县三圳镇九岭村田园、建筑相互辉映,构成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南方日报记者 何森垚 摄

  平远县河头镇向阳村垃圾兑换超市。平远县河头镇供图

  五华县率先全域推行垃圾分类处理,实现垃圾清运和再生资源回收系统无缝对接。张炳锋 摄

  盛夏时节,绿意盎然,走进梅州的各大乡村,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水泥村道,摆放整齐的垃圾箱,配套齐全的文化广场……眼前洁净亮丽、文明和谐的乡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住了乡愁。

  这是梅州乡村振兴建设取得的成果。

  2018年是梅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一年多来,梅州全力推进以“三清三拆三整治”为主要内容的全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通过建设美丽乡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这一抓手,梅州基本实现“村庄美、环境美、生态美、庭院美”的目标。

  然而对标全省,距离梅州乡村振兴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在日前召开的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推进会上,梅州直面短板,找出差距,总结交流经验,并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会上,梅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爱军强调,要加强党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领导,各级党组织要主动作为,明确责任分工,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乘势而上,加倍努力,建设广东最美乡村,努力推动梅州乡村振兴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南方日报记者 马吉池 通讯员 肖铭浩 陈裕锋

  成效初显

  逾八成农村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

  “一路谁栽十里梅,下临溪水恰齐开,此行便是无官事,只为梅花也合来。”宋代诗人杨万里途经梅城作的这首诗,描述了沿江梅花繁茂的盛景,如今,读之仍令人神往。

  为再现当年美景,今年以来,梅州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开展“美丽梅州·美好家园”环境大提升行动。

  “我们要乘势而上,加倍努力,建设广东最美乡村,努力推动梅州乡村振兴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在近日举行的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推进会上,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爱军强调。

  新起点,新使命。如何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在全省争先?梅州明确了硬任务。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梅州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对标省的要求,梅州相继出台《关于对标三年取得重大进展硬任务扎实推动乡村振兴的工作方案》《关于深入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的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画好了今明两年梅州乡村振兴工作硬任务的作战图。

  尤其是人居环境整治方面,结合梅州实际,突出梅州特色,明确了各县(市、区)2019年重点攻坚村和“四沿”示范带的详细名单,细化工作任务,量化工作目标,为做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奠定坚实基础。

  目标明确,号角吹响。按照省的工作安排,从今年3月1日到5月底,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春季战役。梅州以“美丽梅州、美好家园”为抓手,凝聚干群合力,大力开展以“三清一改”为重点内容的村庄清洁春季战役行动。同时,为延续战役行动战果,新一轮村庄清洁行动夏季战役全面打响。

  在全力推进以“三清三拆三整治”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中,梅州突出开展“厕所革命”、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畜禽养殖污染、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专项行动,全市2049个村11522个自然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全面铺开。

  截至6月底,梅州全市9838个自然村基本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占比85%;有10021个自然村完成了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工作,完成率87%;有10244个自然村完成了村庄村道路面(行政村通自然村)硬化建设工作,完成率89%;有7314个自然村完成了自然村村内道路硬化工作,完成率63%;有8563个自然村完成了村庄集中供水工作,完成率74%;有10137个自然村完成了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完成率88%;有9369个自然村建立保洁队伍,完成率81%。

  看得见的变化正在显现。眼下,行走梅州乡村,山岭上绿意盎然,田野间金黄满地,乡间道路平整通畅,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这样美丽动人的场景俯拾皆是,真切感受到乡村振兴给农村带来的喜人风貌。

  破解难题

  “地票制”“垃圾日清”等经验涌现

  2018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这一年,梅州被列为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市,出台了乡村振兴“1+2+N”政策体系,绘制了乡村振兴的“路线图”,搭建起乡村振兴“四梁八柱”。

  围绕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这场硬仗,梅州动作频频,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补齐污水管道和垃圾处理设施等公共设施短板。

  在蕉岭县,垃圾处理的问题一度让广育村村民颇为头疼。“之前我们是隔天清运,但是发现垃圾堆一天会产生二次污染,村里的狗、鸡等会去翻垃圾,堆垃圾的地方也会变得污水横流。”广育村党支部书记黄忠铎说,农忙时的垃圾也影响了村容村貌。

  为彻底解决村里的垃圾问题,去年4月开始,广育村探索实行“村协商监管、片招标收集、户缴费清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新模式,通过分片开展保洁、招标竞聘保洁员、上门收集垃圾、每天及时转运、100%收取垃圾处理费等措施,实现了生活垃圾“日日清、日日运”,极大地改善了宜居生活环境。

  “通过这一模式,我们村已基本实现垃圾‘不落地、不过夜、不留死角’,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黄忠铎说。

  如今,蕉岭以广育村为典型示范,在全县推广广育村的好经验好做法,提升了全县农村垃圾治理水平。

  而在梅县区桃尧镇松林村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同样给村干部带来了不少困扰。据该村村干部介绍,不少村民对于补偿机制、土地权属等问题心存顾虑,同时受传承守护的传统观念影响,要说服村民自愿拆除闲置的猪栏、茅厕,尤其是破旧的老祖屋,并不容易。

  为破解难题,梅县区在推进工作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推行“地票制”,即对同意拆除的,采用统一丈量,做好每一户的四址指界和登记确认工作,然后统一公示,并发给屋主地票(凭证),以明晰权属。通过推行“地票制”,换来了村民对“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的“赞成票”,也激发了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热情。

  “有了‘地票’我就安心了,以后也会更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村民张斯珠说。“地票制”的推行,有效打消村民对建筑清拆的后顾之忧,美丽乡村建设得以顺利推进。

  各显神通,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近年来,梅州不少镇村以改革创新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解决农村长期以来的“脏乱差”难题,逐渐告别“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现状。

  围绕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短板加快补齐,城乡间涌现出一批乡村振兴新亮点、新支点、新载体。

  如梅县区推行的“地票制”,得到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专题报道;五华县率先全域推行垃圾分类处理,实现垃圾清运和再生资源回收系统无缝对接;平远县河头镇和梅县区梅西镇、白渡镇、水车镇试点启动“垃圾兑换超市”有偿回收新模式;健全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户投放、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长效保洁机制,全市已建成7座生活垃圾填埋场……

  提档升级

  从“一处美”向“一片美”推进

  风景这边甚好。梅江区黄坑村、兴宁龙田合水多村、平远石正河头,大埔西河“十村联动”……当前,梅州美丽乡村建设正在各县(市、区)多点开花,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离梅州乡村振兴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省“三清三拆三整治”的平均完成率为89%,其中粤东西北平均完成率为87%,而梅州的平均完成率8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我们要清醒认识到,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仍然面临着‘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进展较慢、基础设施建设缓慢、长效管护机制不完善、内生动力不足、工作推进不平衡等短板。”在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推进会上,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爱军将当前乡村建设中的短板问题指了出来。

  按照“一处美向一片美、一时美向持久美、环境美向发展美转变”的要求,会议为之开出了药方:聚焦美丽乡村建设,在人居环境提档上下功夫。

  为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强化环境基础整治,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从点上示范向面上推开,会议明确了全市8县(市、区)的年度目标要求:到2019年底,梅县区、蕉岭县力争全域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梅江区、兴宁市、平远县、大埔县、五华县70%以上的村庄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丰顺县60%以上的村庄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

  与此同时,张爱军在会上强调要做好四方面工作。

  ——“拆”字当头,“建”字跟进。梅州要按照“三清三拆三整治”目标任务全力推进,切实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要因地制宜,扎实推进道路、文体设施建设,完善公共配套服务,努力在干净整洁村的基础上建设更多的美丽宜居村和特色精品村。

  ——“净”字托底,“美”字升级。扎实推进雨污分流、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标准化卫生站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畜禽粪便处理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大力开展农村“厕所革命”,统筹推进农村“多杆合一”“四网整合”工作,着力解决农村电网电线乱拉乱搭问题,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见实效;要运用美的思维,按照美丽乡村“五美”行动,推动民居周边、道路两旁、河流沿线的美化绿化提升,构建民居风貌协调、田园气息浓郁、体现梅州客家人文历史风貌的美丽乡村。

  ——“图”要画好,“管”要严格。科学做好村庄规划设计,统一民居建筑风格和标准,引导村民成立自治组织,合理规划利用农村国土空间,从严管理农村土地,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全面提升村庄规划建设水平。

  ——“人”要高引,“钱”要多元。要打开山门,引进专业人才和社会资本,高水平、高起点规划建设农村,打造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示范典型,实现农村景区化、美丽经济化、生态产业化;要积极推进“拆旧复垦”工作,严格监管涉农资金和乡贤募集资金,优化资金使用审批流程,确保资金规范用在刀刃上。

  ■数看成绩

  梅州今年上半年全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展报告出炉

  “三清三拆三整治”进展情况据统计,截至2019年6月30日,全市“三清三拆三整治”完成率85.38%,其中全市排名第一的是梅江区,完成率96.6%

  村庄整治规划编制进展情况据统计,截至2019年6月30日,全市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完成率86.97%,其中大埔县已全面完成村庄整治规划编制

  村道路面(行政村通自然村)硬化建设进展情况据统计,截至2019年6月30日,全市村道路面(行政村通自然村)硬化建设完成率88.91%,其中梅江区已全面完成村道路面(行政村通自然村)硬化建设。

  自然村村内道路硬化建设进展情况据统计,截至2019年6月30日,全市自然村村内道路硬化建设完成率63.48%,其中全市排名第一的是梅江区,完成率95.55%。

  村庄集中供水进展情况据统计,截至2019年6月30日,全市村庄集中供水完成率74.32%,其中全市排名第一的是梅江区,完成率98.36%

  生活垃圾处理和建立保洁机制情况据统计,截至2019年6月30日,全市生活垃圾处理完成率87.98%,其中梅县区和蕉岭县已全面建立垃圾处理体系;全市建立保洁机制完成率80.15%,其中梅县区和蕉岭县已全面建立保洁队伍。

  村庄雨污分流管网建设情况据统计,截至2019年6月30日,全市村庄雨污分流管网完成率26.05%,其中全市排名第一的是大埔县,完成率43.63%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情况据统计,截至2019年6月30日,全市污水处理设施完成率23.42%,其中全市排名第一的是兴宁市,完成率41.09%

  ■经验谈

  垃圾兑换超市

  兑出乡村好环境

  七月初,上海宣布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政策,自此搅热全国,“垃圾分类”一夜之间成了“网红”,引发热议。

  伴随农村环境治理力度加大,梅州也在积极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新模式。源头分类是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重要环节。在梅州广大农村,村民居住分散,交通条件相对较差,若能在源头将可回收、可沤肥等垃圾分拣出来,就能减少垃圾运输、处理的成本。因此,垃圾分类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然而,如何做好垃圾分类,村民却不知该从何做起。

  有鉴于此,为让生活垃圾分类方法简单易行,梅州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比如,平远县河头镇和梅县区梅西镇、白渡镇、水车镇试点启动“垃圾兑换超市”有偿回收新模式。该方法的最大特点就是让村民一看就会,将垃圾分类和村民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提高村民垃圾分类意识。

  “80个塑料袋换一支牙刷,60个饮料瓶换一罐洗洁精,20个农药瓶换一包盐……”在平远县河头镇向阳村垃圾兑换超市回收项目表上,相关垃圾兑换标准浅显易懂。商店店员告诉记者,自从商店有了这个功能,目前兑换也是相当火爆,在兑换领取表上已密密麻麻地登记了村民的兑换记录,村民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垃圾分类意识也更高了。

  如今,很多村民家里都设置了“囤货区”,将以往打算扔掉的废品存起来,到一定数量后便统一到店兑换。垃圾兑换生活用品,已经成为梅州乡村垃圾兑换超市的常态。

  垃圾兑换,换来村里好环境。

  “有了这个超市,村民会特别注意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争取变废为宝。它不仅让村民得到实惠,也让村民更主动地投身到垃圾分类、美化环境的行动中,树立了乡村文明新风。”梅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垃圾乱丢乱扔现象明显减少,分类收集意识增强,农村人居环境也正逐步改善。

【编辑:姜贞宇】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