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扎根农村写作60余载 八旬老人笔耕不辍保护家乡文化

2019年09月29日 12:4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扎根农村写作60余载八旬老人笔耕不辍保护家乡文化
    耄耋之年的申修福仍笔耕不辍,每年写作、审阅百万字以上。 刘峰 摄

  中新网长治9月29日电 (爱国情 奋斗者) 题:扎根农村写作60余载 八旬老人笔耕不辍保护家乡文化

  作者 李庭耀 王维宁

  “我一直认为农村才是我工作的地方。因为那里有我创作的无限素材和灵感,只有在农村参加劳动,与农民亲密接触,我才能写出血肉丰满的作品。”80岁的申修福是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的一名文学创作者,扎根农村写作60余载,创作了许多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诗歌、小说,他与人合作创作的大型现代戏还曾得到过人民艺术家赵树理的指导。

退休后,申修福在挖掘家乡传统文化的同时,又牵头开办了诗歌培训班,为100余名文学爱好者授课,鼓励和吸收长子各个年龄层次的文学爱好者进行创作。 刘峰 摄
退休后,申修福在挖掘家乡传统文化的同时,又牵头开办了诗歌培训班,为100余名文学爱好者授课,鼓励和吸收长子各个年龄层次的文学爱好者进行创作。 刘峰 摄

  耄耋之年的申修福仍笔耕不辍,每年写作、审阅百万字以上,为当地乡村、传统戏曲剧团修志,保护家乡文化。

  1939年,申修福出生在长子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54年,申修福考入长子中学,学校里有图书馆,这个农村娃得以阅读了诸多诗歌、小说、散文,并开始尝试进行文学创作。考入中学后的第二年,他写的现代诗《种向日葵》在《山西文艺》上刊登,引起了全校轰动。

为使这些文学爱好者有练兵的“沙场”,申修福又创办了文学季刊《精卫鸟》,培养了一大批文学新人。 刘峰 摄
为使这些文学爱好者有练兵的“沙场”,申修福又创办了文学季刊《精卫鸟》,培养了一大批文学新人。 刘峰 摄

  “高考失利后,回家劳动,我发现农村是文学创作的广阔舞台,劳动是灵感的文思泉源。我一边劳动,一边进行思考,创作了许多反映农村、农民的作品,并踊跃投稿,很多发表在《长治日报》等报纸和杂志上。”申修福回忆,之后,他被乡里保送到晋东南农专学校学习,图书馆里有丰富藏书,学校还有文学创作组,他有了更广阔的学习创作空间。

  毕业后,申修福从事过语文老师、报社编辑、县委办干事等工作,但他一直认为农村才是他应该工作的地方,经过多次申请后,终于回到农村工作。

  “回到农村,我有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舒畅感,尽情歌颂人民理想、抒发革命情志、书写时代强音,写了许多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的诗歌、小说、散文、通讯等。”申修福说,当时,他的许多作品在中央、省、市、县的报纸和杂志上刊登。那时起,他树立了“为人民而创作,为人民而歌”的创作信念。

  1975年,申修福到长子县委宣传部工作,一干就是24年,直至退休。除了完成日常宣传工作外,他还深入基层调研写报告,并收集和完善长子历史文化资料,向外宣传家乡、推介家乡。

  退休后,申修福在挖掘家乡传统文化的同时,又牵头开办了诗歌培训班,为100余名文学爱好者授课,鼓励和吸收长子各个年龄层次的文学爱好者进行创作。为使这些文学爱好者有练兵的“沙场”,申修福又创办了文学季刊《精卫鸟》,“《精卫鸟》培养了一大批文学新人。我通过阅稿、改稿、与作者交谈以及举办文学讲座等形式,从思想上、艺术上给予辅导,使一大批文学创作人才脱颖而出,精卫鸟文学创作队伍达到200多人,在长子出现了‘精卫鸟’文化现象”。

  如今,申修福仍笔耕不辍,近两年内就编写了《申村志》《长子落子剧团志》等多本书籍,“在八旬高龄还能为长子文化尽绵薄之力,我心里非常欣慰”。(完)

【编辑:李玉素】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