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织女”阿婆与余姚土布:巧手生“布”中见传承

“织女”阿婆与余姚土布:巧手生“布”中见传承

2019年12月17日 10:41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织女”阿婆与余姚土布:巧手生“布”中见传承
    图为阿婆展示余姚土布。 李典 摄

  中新网宁波12月17日电(记者 项菁 实习生 李典)“这个叫桂花布,那个是士林布、青花布……”在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83岁阿婆打开床下的“百宝箱”,拿出一块块布匹,向专程赶来的布包商家和纺织学校的老师展示着自己的“绝活儿”。

  这位阿婆是余姚小曹娥镇建民村村民王桂凤,她的另一身份是余姚土布中国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图为余姚土布。 李典 摄
图为余姚土布。 李典 摄

  余姚土布,也被当地人称为“老布”,制作工艺繁杂,且较需技巧。王桂凤介绍,一匹土布要经过籽棉加工、拖花锭、纺纱、拨纱等上百道工序,所需器具及附件达六七十种。

  追溯历史,于余姚发掘的河姆渡遗址就曾出土大量纺织工具,目前被认为当地纺织文化的开端。而余姚土布的纺织技艺则从汉朝流传至今,在过去,“家家纺纱织布,村村机杼相闻”成为当地一大盛景。

  2011年,余姚土布制作技艺作为一种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纺织技艺,被列入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其中,离不开王桂凤多年来在手工织布机前的默默守候。

图为纺线。 李典 摄
图为纺线。 李典 摄

  1955年,年仅20岁的王桂凤带着制作土布的好手艺,嫁到余姚。结合着当地原有的土布花样,王桂凤织出了许多样式新颖、花色繁多、质地细致的新土布,乡邻们纷纷上门取经。

  据了解,她曾织出一种斜纹花布,用到630多根各色花线,经纬交错,让人“眼花缭乱”。

  “家里人的衣服、小孩子的书包都是我织出的土布做的。”一提起土布,王桂凤的眼睛里写满了自豪,“余姚土布越洗越软,透气性也好。我穿来穿去,还是觉得土布最好。”

图为余姚土布。 李典 摄
图为余姚土布。 李典 摄

  然而,随着中国纺织工业的兴起,纺织机器逐渐代替了她脚下的织布机,土布市场也因人们的审美变化而走向下坡。王桂凤女儿们甚至也嫌弃她一手制作的土布棉被过于厚重、不时尚,“村子里好多人都把家里的织布机、摇车卖掉,有的直接当作柴火烧了。”

  余姚土布下坡路一直延续到2007年。那时,余姚小曹娥镇举办民间工艺技能大赛。在老伴的鼓励下,王桂凤翻出“百宝箱”内珍藏多年的土布去参赛。凭借娴熟高超的织技,她获得了银奖。随后,余姚土布制作技艺又被列入了非遗保护项目。

图为王桂凤背上自制的布包。 李典 摄
图为王桂凤背上自制的布包。 李典 摄

  10年前,王桂凤正式成为这一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我身上担子重了,就更要把这一老手艺好好地传下去。”王桂凤说,那时候她开始招徒弟、开展培训课、参加非遗博览会等,同时还“游说”女儿们投身到这一传统技艺的保护和传承中。

  当下,像余姚土布这样的“复古风”也在重拾人们的青睐。浙江纺织服装学院的老师江群慧专程赶来学习。她拿着王桂凤亲手织出的土布说,“阿婆织出的土布花色精美,又很有质感。特别是听了阿婆的故事,更是觉得这些土布有着机器织不出来的温度和情怀。”

  如今,在王桂凤家庭作坊里,那架“宝贝”一般的织布机不再只有她一个孤零零的身影。人来人去,光阴流转,余姚土布这一制作技艺在传承中不断收获着一段段佳话。(完)

【编辑:房家梁】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