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国际数码港挺进南京“拔锚起航” 主城“塌陷地”重新隆起

国际数码港挺进南京“拔锚起航” 主城“塌陷地”重新隆起

2019年12月20日 16:47 来源:澎湃新闻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国际数码港挺进南京“拔锚起航”,主城“塌陷地”重新隆起

  紧挨着南京火车站等交通枢纽,也是目前南京主城稀有的、可以整片进行开发的黄金地块,位于南京玄武区的铁北红山新城,正“后来居上”、迅猛发力。

  12月19日,电子城·南京国际数码港科技企业合作交流会在南京举行。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落户南京玄武区的电子城集团,将在铁北红山新城片区打造华东首个科技智慧城市平台项目。未来,该项目将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核心,构建总部、机构、人才和服务四大平台,推动玄武区产业转型升级。

  南京市玄武区政府副区长张杰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玄武区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工作主线,聚力推动“一区五园”创新经济带建设。

  所谓“一区五园”,是指以徐庄高新区为龙头,以铁北红山新城、东大·南京设计名城、珠江路城市“硅巷”、玄武科技金融园、南理工科技创新园“五园”为主干,构筑起了“一区五园”创新经济带。

  铁北红山新城正是玄武“一区五园”创新经济带中的重要载体,发展潜力巨大,集聚了电子城·南京国际数码港、星河World等一批重点项目。

  张杰称,铁北红山新城未来将成为产城融合、政策优惠、交通发达的“玄武新中心”,为人才创业、企业创新提供最优质、最舒适的环境。

  澎湃新闻注意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铁北红山新城所在地曾是南京的“工业高地”,积聚的南汽集团、华飞电子曾一度是这个城市的“工业名片”,最高峰时这里有大大小小40余家汽车相关产业驻扎。

  但随着产业的兴衰和更替,铁北红山地区迎来了传统产业转型的“阵痛”。2016年,随着依维柯整体搬迁,最后一个汽车标杆企业退出,昔日主导产业几乎被“清空”,这里几乎成了一座产业“空城”。

  与之同时,这里也是南京主城内最大的城中村集聚地之一。片区内大量破败的老旧小区,环境脏乱、道路坑洼,流动人口较多,昔日的城市骄傲沦落为尘世“伤疤”。

  基于这里是南京主城区为数不多的、建设用地丰富的、可以进行整片开发的地块,基于此,最近几年,南京玄武区开始对这个片区进行重新规划和定位,用“退二进三”、产城融合的思维,重新盘活这块“黄金宝地”,进行拆迁,引进新的产业项目,重新新城。

  于是,在“产城融合”思路的指引下,红山新城在39万平米的“白纸”上,擘画出了“玄武新中心”蓝图。未来,这里将积聚高端商务商贸、科技研发、文旅体验三大主导产业。而随着一批科技创新资源和成熟商业配套的引入,以及主城优质的教育、卫生等公共资源的注入,原来的城市“塌陷区”上,一座高端人才积聚的产业新城正迅速崛起。

  电子城·南京国际数码港正是入驻红山新城的重点项目。该项目位于红山新城核心区域,紧挨着南京火车站,红山森林动物园、紫金山和玄武湖三面环绕,生态优势突出。

  电子城集团总裁龚晓青在致辞中表示,电子城·南京国际数码港项目将依托玄武区强大的资源优势及电子城集团丰富的科技、创新企业渠道资源优势,重点引进移动互联、数据信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高科技创新产业,加速推进总部型、旗舰型高科技企业入驻,为玄武区产业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引擎,打造玄武区产业经济新中心,树立南京市科技产城融合发展的新标杆。

  本次交流后最后的签约仪式上,爱立信、蓝色光标等9家企业与北京电子城(南京)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意向协议,成为意向性“房客”。

  公开资料显示,电子城集团成立于1994年,是北京中关村最早的开发建设成员之一。据电子城集团副总裁杨红月介绍,电子城集团25年来专注科技服务运营,在全国8个城市开发建设运营管理项目36个、园区22个,积累企业客户2000余家。据其透露,此次交流会上他们带来了100多家企业,希望以电子城为平台落地到南京玄武区。

  电子城集团相关负责人透露,集团选择进驻玄武,就是看中南京“创新名城”的建设,以及玄武区丰富的科教资源和优惠政策。

  据澎湃新闻此前报道,2019年是南京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招商突破年”。作为主城区且是南京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南京玄武区拥有大量高校及科研机构等高端科教资源,玄武区当前也正高效推进“一区五园”创新经济带建设。

  有观察者认为,铁北红山新城此番“涅槃重生”,正是古都南京“拆旧建绿”、“腾笼换鸟”、创新驱动发展的典型缩影,也是玄武区产城融合破局谋新的鲜活案例。它的生动实践,也昭示了这座工业之城探索工业文明转型发展的路径抉择,也演绎了以产业革新实现大跨越的华丽蝶变。

  澎湃新闻记者 袁杰

【编辑:田博群】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