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4本日记7万多字 记录脱贫攻坚战600多个日日夜夜

4本日记7万多字 记录脱贫攻坚战600多个日日夜夜

2019年12月27日 10:58 来源:扬子晚报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4本日记7万多字 记录脱贫攻坚战600多个日日夜夜

  “今年二圩村集体收入大约59万元……”

  2019年12月26日深夜,武文斌记下了当天的日记。59万元的村集体收入已经超额完成脱贫目标任务。他来到二圩村一年多前,该村集体收入只有6万元。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黄建国 季宇轩

  武文斌是全省4067名帮扶工作队队员中的一员

  武文斌合上日记本,摘下眼镜,望着桌子上厚厚的四本日记。

  面对扬子晚报记者,他的眼眶湿润了:600多天的辛勤工作,与二圩村老百姓相处的点点滴滴,都化为四个日记本中的7万多文字。这是他终身难忘的一段经历,见证了脱贫攻坚这一伟大历史性事件。

  武文斌是省国信新电实业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2018年4月22日被选派为省委驻沭阳县帮扶工作队队员,挂职省定经济薄弱村沭阳县沂涛镇二圩村第一书记,距今已经有一年零八个月了。

  二圩村地处沭阳县东侧、新沂河南侧,面积约11平方公里,有1226户人家、5727口人。该村集体收入低,是省定的经济薄弱村。武文斌刚到二圩村时,该村集体年收入只有6万元。如今,昔日的贫困村一跃成为全镇先进村。

  二圩村是沭阳县脱贫攻坚战的一个缩影。据省委驻沭阳帮扶工作队周诚队长介绍,在帮扶后方单位大力支持下,在县镇村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累计投入帮扶资金5892万元,在27个村实施产业帮扶项目74个。今年,27个挂钩村平均集体年收入超30万元,增幅达70%,带动贫困群众3000余人,已超额完成脱贫目标。

  工作队还从群众反映最强烈、需求最迫切的民生小事入手,累计投入帮扶资金、捐赠资金近1600万元,实施了65项民生工程,为27个村累计安装路灯近3000盏,新修村级道路15公里,疏浚沟渠20公里,新建村部卫生室、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公厕等,群众的获得感大大增强。下一步,工作队将在现有帮扶成效基础上,探索长效机制,助推沭阳人民向小康社会迈进。

  沭阳县是全省脱贫攻坚战的一个缩影。据省扶贫办综合处徐丙奇处长介绍,全省有443支帮扶工作队、4067名帮扶工作队队员,他们正在全省约3000个经济薄弱村奋战着。

  江苏是全国脱贫攻坚战的一个缩影。

  2018年9月13日 星期四

  由我、王明远、张晓挺三位带队,来自沂涛镇的村干部等13人组成的瓜蒌项目考察组,经过8个多小时的路程,到达安徽晓飞瓜蒌厂参观考察。很受启发,对瓜蒌产业充满信心。

  产业扶贫

  瓜蒌产业在二圩村落地生根

  2019年12月18日,记者来到省委驻沭阳帮扶工作队打造的二圩瓜蒌示范园,看到210亩土地上插满了一人多高的瓜蒌架。村民们正在用机器清洗、分拣瓜蒌籽,用小推车运送,摊在水泥路上晾晒。

  承包户顾廷伟告诉记者,他以前只种自己家的几亩责任田。省委帮扶工作队来了以后,为了增加村集体收入,带动农民致富,武书记引进了瓜蒌种植项目,还带大家到安徽等地参观。顾廷伟通过竞标成为承租户,去年9月开始种瓜蒌。刚开始他心里七上八下的,因为以前种瓜果蔬菜,每亩投入才几百元钱,种瓜蒌三年为一个周期,每亩要投入4000多元。没想到第一年每亩收入就有了3000多元,这让他对未来两年充满了信心。

  武文斌告诉记者,刚到二圩村时,面临村集体收入仅有6万元的困境,如何增加村集体收入成了摆在面前的难题。经过考察,他决定选择瓜蒌作为村民脱贫致富的产业之一。帮扶工作队和沂涛镇党委研究,由沭阳帮扶工作队引进项目和投资,承包给村里大户种植。承包户顾廷伟不仅自己致富了,还聘用了十多个村民,带动大家共同致富。为了让村民们对瓜蒌销售无忧,武文斌还扶持上马了一家瓜蒌加工厂,形成了瓜蒌产供销一条龙产业链。武文斌说,即使自己今后离开了二圩村,瓜蒌项目也能在这里茁壮成长。

  2019年10月16日 星期三

  带着后方领导一起到张忠玉家中进行现场慰问。

  精准扶贫

  74岁老奶奶抓着他的手泪流满面

  12月18日上午,记者跟随武文斌再次来到二圩村村民张忠玉家。武文斌拎着饼干等慰问品,还没到门口,张忠玉就迎了上来。她一拍巴掌说:“哎呀,武书记,我听着脚步声就知道是你!”

  张忠玉拉着武文斌的胳膊往屋里走,手一直不肯松开。“武书记,你来看我,我太高兴了,就盼着跟你聊聊天。”张忠玉告诉扬子晚报记者,前两年家里的日子真是没法过了,感谢党,感谢省委帮扶队,感谢武书记,自己的日子有了奔头。

  张忠玉今年74岁,丈夫和儿子早些年相继去世,儿媳也离家出走了,剩下一老一小,孙子的耳朵还有残疾。张忠玉辛辛苦苦把孙子拉扯大,今年孙子上中专了。

  武文斌说,张忠玉家是典型的因丧失劳动力致贫的家庭。一间房子一半用来烧火做饭,隔成的小半间房,奶奶和孙子挤在一起睡觉。房子三面墙壁破损,冬天冷风呼呼往里灌,下雨天床上被子都会被淋湿,只能用塑料布把床顶挡住,在屋里用桶接水。房子属于危房,根本不能住人。

  知道张忠玉家庭困难后,武文斌协调资金3万多元,帮助她新建了两间房屋,维修了偏屋破损的屋顶。

  “孙子昨晚刚回来,就住在新房里的。”张忠玉开心地笑了。

  2019年5月20日 星期一

  扶贫更要扶志,要在改变村民精神面貌上下功夫。

  扶贫更扶志

  村里出名懒汉变勤快人

  58岁的二圩村村民徐友金,以前在同村人的印象里有点懒,不思进取,就靠着家里的两亩田过活。

  “其实两亩田收入还是很低的。”武书记告诉扬子晚报记者,徐友金家里有六口人,主要靠徐友金赚钱,但他对这份责任好像并不以为意,农忙时在地里忙一阵,农闲时就在村里到处转,不想干活。

  徐友金身体好,还有点小聪明,手脚灵活。武书记有空就找徐友金聊天:“你儿子女儿一天天大了,以后要用钱的地方很多,你为啥不趁着自己能苦的时候多干点事呢?”经过多次开导,徐友金逐渐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武书记把他介绍到村里做保洁。徐友金现在一有空就想着出去打点零工,还在镇上的洗澡堂帮人搓背,每个月有3000多元收入。

  2018年6月20日 星期三

  昨日夜间着凉,引起胃痉挛,十分痛苦,坚持开完会。

  扶贫攻坚战

  身背“塑料袋”坚守岗位

  在二圩村的日子里,武文斌有很长一段时间忍受着胆囊炎的折磨。

  2018年6月的一天,武文斌感到胃部不舒服,以为是老胃病犯了,没太在意。疼痛次数越来越频繁,并且一次比一次剧烈,他竟然几次昏倒在岗位上。送到医院检查后,医生给出了“只有三个月时间”的结论。武文斌一下子傻了。当时,二圩村的工作局面才打开,他不能离开工作岗位太久,只能利用休息时间去检查身体。好在经过一系列的检查,最终排除了恶性病变,确诊为胆囊炎。

  武文斌带病坚持工作,这时家里却发生了变故。就在他带队赴安徽考察瓜蒌项目时,他接到了妻子的电话,说是岳父住院了。20多天后,岳父去世了。处理完后事,武文斌才决定接受胆囊切除和胆管再造微创手术。医生将一根管子从他身体内引出,接到身上背着的一个塑料袋子里。

  就这样,在寒风凛冽的12月,武文斌身上背着一个袋子,奔波在田间地头和贫困户家中。两个月后,再次通过手术摘除,他才去掉了身上的管子和“塑料袋”。

【编辑:梁静】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