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中越边境上的“界务员”

中越边境上的“界务员”

2020年01月28日 11:13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新春见闻)中越边境上的“界务员”

  中新社云南文山1月28日电 题:中越边境上的“界务员”

  作者 杜潇潇

  “我是民族英雄项崇周的后人,虽然现在是和平年代,但是边境线仍然需要我们的守护。”春节期间,50岁的界务员项正江仍然按时巡护中越边境界碑,用心守护边境安宁。

  项正江家位于中越边境云南麻栗坡县猛硐瑶族乡昆老村委会野猪塘村小组。猛硐瑶族乡距县城50公里,边境线长37公里,有通往越南的大小通道11条,界务员是确保边境地区稳定与安宁不可或缺的力量。

  作为一名兼职界务员,项正江需要每月巡护中越231号至238号界碑,养护界碑的同时也担负着对边民进行边境政策法规普及和边民行为规范教育的职责。

  野猪塘村小组与越南渭川县老寨社、黄树皮县南汀社毗邻,是民族英雄项崇周故里,国境线长800米。

  史料记载,光绪年间,法国侵略者侵占越南,进犯中越边境,项崇周自发组织队伍英勇抗战,彻底粉碎了侵略者的图谋,保住了猛硐地区。

  作为项崇周的后人,野猪塘村村民将项崇周爱国爱家、守土固边的英雄事迹代代相传。“春节前我刚刚走了一遍,这样心里才踏实,才能过好节。”项正江说。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加入到界务员的队伍中来。

  31岁的傣族小伙鲍国富是猛硐乡昆老村委会河边村小组村民,2014年6月被聘为昆老村委会村武装专干兼职界务员,主要负责中越225号至231号界碑。

  虽然管辖地段的边界地形复杂,自然条件艰苦,甚至有地雷,但鲍国富从小生活在边境,对这片土地很熟悉。每次巡查,他带上一把镰刀、一壶水、一条毛巾外加一包干粮,莽莽大山中,开始漫长的巡边路,走完全程得花差不多十个小时。

  “现在好了,部分地段修通了巡逻道可以骑着摩托车去巡逻,省了许多时间。”鲍国富说,每次去巡逻带着镰刀是为了去清除小路和界碑周围的杂草。

  在边境地区,各种涉外纠纷都可能出现,鲍国富能及时发现掌握情况,并将一些小的纠纷协调处理在基层,减轻了边管部门的涉外事务工作。

  2016年4月16日中午,鲍国富发现227至229号界碑边境线山上越方起火。火很快就烧过边境线,他立即报告驻地边境检查站、边防派出所和乡镇林业站,随后又联系附近村小组干部来一起灭火,直到晚上八时完成灭火才撤回。此次越方过境火灾虽燃烧中方草木面积较大,但由于发现及扑救及时,未造成人员伤亡及重大财产损失。

  同年5月8日凌晨,鲍国富发现227号界道路有走私情况并及时上报。随后,驻地边境检查站、边防派出所及乡镇司法所前来处置,查获走私牛皮近30吨。

  像项正江、鲍国富这样的兼职界务员猛硐乡还有很多,他们每月能拿到500元人民币的补贴,2018年起,云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给每位界务员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使每位外事界务员的人身安全能够得到更好保障。

  项正江说:“巡边时间久了,对每一块界碑都有了感情,守护好边境就是守护好我的家。”(完)

【编辑:李玉素】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