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武汉“封城”手记:此心安处是吾乡

武汉“封城”手记:此心安处是吾乡

2020年02月01日 15:36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视频:武汉“封城影像日记”:特殊的中国年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武汉2月1日电 题:(抗击新型肺炎)武汉“封城”手记:此心安处是吾乡

  中新社记者 艾启平

  昔日喧闹街市,安静了下来。都市没有车来车往,也没有如潮人海。入夜寂静时,隐约听闻几声犬吠。

  从小生活在武汉,此情此景,我不习惯这样的大武汉。“我的武汉病了”,希望她“还原”:哪怕有些嘈杂、拥堵、市侩……

1月30日,武汉阳光明媚。市民因为防控疫情减少了出行。图为戴口罩出行的市民。<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张畅 摄
1月30日,武汉阳光明媚。市民因为防控疫情减少了出行。图为戴口罩出行的市民。中新社记者 张畅 摄

  为遏制疫情蔓延扩散,武汉——这座人口逾千万的特大城市采取了封城措施,超过900万市民响应号召留守家中。

  这几日,武汉晴好。清晨掀开窗帘,都是满满的阳光透进屋来。傍晚,也总能欣赏到那一抹躲在高楼间的渐渐西下的夕阳。

  日出,日落,一天又一天。或许,这看似平素的每一天,都将载入武汉这座英雄城市的史册。

  病毒潜在“暗处”,看不见、摸不着。随着科研攻关,相信人类总会找到控制它的办法。

  非常时期,人们有惶恐心理是正常的。随着疫情信息加大公开,在获取相应的知识信息后,人们的心态逐渐转为淡然。

1月29日,一些市民来到位于武汉大学凌波门外的东湖栈桥上,佩戴口罩垂钓。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杨程
1月29日,一些市民来到位于武汉大学凌波门外的东湖栈桥上,佩戴口罩垂钓。 中新社记者 杨程

  再困难生活也要继续,平淡即是美。在这座突然“静止”的特大城市,你依然会发现:市民去超市购物,偶尔有人戴口罩安坐湖边垂钓,偶尔也有人在东湖绿道上漫步。在阳光照耀下的武汉街头,也有市民骑单车出行;有的干脆搬起小板凳坐在街角,边晒太阳、边“撸”猫……

  因为疫情,武汉成为全球关注焦点。现在的武汉,颇似《围城》描述的“要义”:留守的人出不去,滞留在外的人很难回来。

  武汉这座城有其优越性。《吕氏春秋》有“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之说。地处中部中心,上到京津,下通广深,东到沪杭,西达成渝,武汉占尽了地利。武汉也是“龟盘蛇息”之地,有“玄武之象”。中原、荆楚、吴越、巴蜀四大文化,在这里渗透与交融。

  坊间历来有“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之说。曾在武汉生活过多年的著名学者易中天,当年在一个讲座中这样阐释武汉人:一鸟有九头,你砍掉八个,也还死不了,等你砍第九个时,没准那八个又活了过来。这说明,武汉人做事会死死咬住、不依不饶,透着一股韧劲。

  对易先生这个观点,很多人表示赞同。武汉人就是如此:有种敢说、敢笑、敢哭、敢骂、非做到底不可的“九头鸟精神”。

1月29日,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桥面上车辆寥寥。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杨程晨 摄
1月29日,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桥面上车辆寥寥。 中新社记者 杨程晨 摄

  而当下处在特殊困难时期,武汉人面对凶猛疫情,当然不会轻易服输。同时,那些给予“搭把手”帮助的人,武汉人也会永远铭记。

  900多年前,一生屡遭贬谪却依然达观的苏东坡,这样写道:“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作为武汉本地人,在这座城市处在困难之际,只想借用这句词,郑重地道一声:此心安处是吾乡!(完)

【编辑:刘湃】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