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武汉隔离病房里的“生死时速” :从没怕过 不胜不归

武汉隔离病房里的“生死时速” :从没怕过 不胜不归

2020年03月12日 22:07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抗击新冠肺炎)武汉隔离病房里的“生死时速” :从没怕过 不胜不归

  中新社北京3月12日电 题:武汉隔离病房里的“生死时速”:从没怕过 不胜不归

  中新社记者 杜燕

  新收治的一位69岁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各项指标检测显示生命危在旦夕。夜幕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西院12楼西病房,全副武装的郭军立即为患者更换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给予静脉输注抗菌素、物理降温……直至凌晨两点多,他在卸下“铠甲”、交班后走出病房楼,匆匆行至站点,乘坐公交班车返回驻地。

驰援武汉的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郭军。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供图
驰援武汉的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郭军。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供图

  郭军是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和北京市属医院其他135名医务人员组成医疗队于1月27日出发驰援武汉。

  在接受中新社记者电话采访时,他说,像这样打仗般的场景,在一个多月里对医疗队员们是“家常便饭”。

  “刚来隔离病房头几天,收治的还有轻型、普通型患者,但很快,收治的很多患者是输着液、吸着氧气、由120急救车送过来的,到达病房就立即开始抢救。”郭军说,此次医疗队支援的医院——协和医院西院等六家医院,是武汉市收治重症和危重症的定点医院。

  近一小时的电话采访中,郭军的手机铃声不断响起。担心有重要事情,他客气地暂停采访接听电话。

  “又来一个危重患者,昏迷的老人。”他说,即便已是医疗战线的“老战士”,压力和挑战如影相随。

  截至3月11日24时,武汉市新增确诊病例8例,现有确诊病例13462例,其中重症病例4003例。

  截至3月12日9时,北京驰援武汉医疗队三个病区、约150张床位,累计收治患者315例,其中重症患者198例、危重症患者82例,累计出院114例。

  郭军介绍,许多患者合并存在消化道出血、恶性肿瘤、严重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基础疾病,均需要综合治疗;尤其高龄患者,要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问题。

  连日来,中国、湖北每日新增确认病例数直线下降,确诊病例治愈率持续上升。

  郭军表示,疫情防控出现积极向好趋势,但医疗队对重症、危重症患者的各项医疗救治措施坚持高标准,尤其要防止重症患者病情恶化转为危重症。

  收治的患者中,有一些是家庭成员同时多位入院的。郭军和队员们不仅医病,更要“医心”。

  一位36岁的女患者和母亲均属重症患者。母亲入院两天后,经积极抢救还是去世了,这对女患者打击很大,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效果不佳,医疗队为她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并送至ICU病房治疗。

  经过3周多的治疗,女患者已转回普通病房。“我们想了很多办法,还请心理医师为她做心理创伤后的疏导,避免因心理因素导致病情反复。”郭军说,救治危重症患者压力很大,但这一切都很值得。

  “我们虽然是她生命中的匆匆过客,但付出的努力却可能改变她的一生。”郭军说,医疗工作充满风险,但这是医师的职责所在。“我们不是什么英雄,拼了命地努力救治每一位病患,只想把本职工作做好,让病患从医疗照护中最大化获益。”

  如今,作为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副教授的郭军,正积极让科技攻关成果尽快在战“疫”中发挥作用。比如,无线生命体征监测系统可对患者进行听诊、测体温等,不仅解决医务人员身穿防护服工作的诸多不便,还能减少近距离接触的风险。

  “医二代”出身的郭军,“出征”武汉得到全家人的支持。女儿郭睿恬自制一张战“疫”地形图,为爸爸加油鼓劲。妻子刘芃拥有医科背景,她在接受采访时说,很想念丈夫,更会担心他,但相信他能够处理好风险,“医生有自己的社会使命”,而且“他不是独自在奋斗”。

  “我从来没有怕过。”郭军说,这一场战“疫”,和队员们将“一战到底,不胜不归。”(完)

【编辑:白嘉懿】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