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北京冬奥会火炬研发背后的故事 碳纤维编织“飞扬”梦

北京冬奥会火炬研发背后的故事 碳纤维编织“飞扬”梦

2022年01月17日 21:43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北京冬奥会火炬研发背后的故事碳纤维编织“飞扬”梦
    上海石化先进材料创新研究院总经理林生兵 上海石化供图

  中新网上海1月17日电 (李佳佳 刘晓)上海石化先进材料创新研究院(简称创新研究院)总经理林生兵办公室有一个“飞扬”火炬,夺人眼球。他在接受采访时,笑容灿烂地说道:“它是用我们碳纤维制造的,碳纤维的质量只有钢的四分之一,但强度是钢的七到九倍。”

  四处揽贤组建“硅谷”

  2020年8月28日,创新研究院成立。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复合材料专业,后又获得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硕士学位的林生兵,从热电部党委书记任上调至创新研究院筹备组负责人,并担任首任总经理。

  “这个日子一辈子忘不了。”林生兵笑道。这天恰巧也是他生日。

  创新研究院成立时规划目标分4个阶段: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强起来。内设5个部门、4个研究室。

  科研工作,最重要的是人才。创新研究院通过内外部结合招聘,目前64人中,博士8人、硕士21人、全日制本科21人,成了上海石化名副其实的“硅谷”。

  “如何带好队伍,发挥他们的作用”是林生兵考虑最多的一个问题。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一个是加强学习,2周举办一次“大学习”,林生兵自己也参与授课。

  目前,碳纤维是创新研究院的工作核心,如何根据市场需求向复合材料方向发展形成产业链,林生兵面临新的挑战。“价值体现在后面,我们要往下游走,上下游联合起来。”他说。

林生兵参与北京冬奥会火炬研发 上海石化供图
林生兵参与北京冬奥会火炬研发 上海石化供图

  上下求索研制“外壳”

  正在他们铆足劲打造产业链时,2020年6月,一则上级通知突然降临:应冬奥组委要求,为火炬“飞扬”研制碳纤维外壳。公司领导高度重视,给予各方面支持。

  接到任务后,林生兵想到的第一件事是找样品。上海石化有几位员工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者,他就到其中一名员工家里取来“祥云”火炬参考。

  然而困难超出所有人想象。“祥云”最上端燃烧部分采用铝合金材料,燃烧口在内壳中间;而“飞扬”外壳采用碳纤维,燃烧口在内壳和外壳之间,这要求碳纤维外壳能经受住8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而一般树脂和碳纤维复合材料只能经受200摄氏度左右的温度。

  哪里找到耐高温的树脂成了当务之急。他们先找到清华大学研究陶瓷材料的教授,对方建议在碳纤维上涂陶瓷。经过几次交流和论证,林生兵等团队成员认为这“既不可行,也不好看”。

  这时,有人想起金山有一家民企有耐高温树脂。果然,这家企业研发出的第三代聚硅氮烷树脂,能够满足需求,众人喜出望外。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祥云”火炬结构简单,而“飞扬”旋转上升,如丝带飘舞的造型怎么做?他们几经周折,慕名找到东华大学三维编织团队。三股碳纤维像编织羊毛衫一样,解决了造型问题。

  2020年10月初,林生兵带上2支“飞扬”外壳,兴冲冲进京“赶考”,向冬奥组委汇报展示。万万没想到,点火后一分钟不到,火炬竟出现两个火焰点,外壳还蹿起一股小火苗,且有起泡、开裂现象。众目睽睽,林生兵的笑脸僵住了,恨不得穿上隐身衣遁身而去。

  回来后,他们马上用DSC等综合分析,判断外壳成型温度不到位、且速度过快产生热胀冷缩。于是,他们在“马弗炉”中烧制时,先慢慢升温,再慢慢冷却,并找到一家制氢单位反复测试。烧制时间由原来半天延长至一天。

  2021年春节后,林生兵再次进京,终于完成使命,成功解决了碳纤维复合材料耐燃烧、耐高温的重大难题,他多日紧锁的眉头舒展开了。

  左右牵线总装“飞扬”

  正当林生兵以为能松一口气时,2021年3月,又来了新的任务:由中国石化负责“飞扬”火炬的生产任务。因为有过前期参与研制的工作经验,量产任务毫无意外地落在上海石化身上。

  研制火炬外壳很难,而“跨界”生产火炬也绝非易事。且不为人知的是,“飞扬”火炬配件研制和量产来自不同省市、不同性质的单位,最后要由上海石化这个“门外汉”总装,困难不言而喻。尤其是里面的减压阀、储氢气瓶属世界难题,而“飞扬”使用氢气燃烧,需要在一虎口的距离,将压力从420公斤力/平方厘米减至接近标准大气压,且保持稳定流量,难度可想而知。

  为此,创新研究院成立了11人服务保障团队,以及13人组装团队,林生兵是负责人。但协调各家单位不像在公司内部,对方有自己的工作,会考虑自身利益,往往先指出其他单位问题。一次,听到两家单位正在推诿,林生兵在电话里急得发脾气说:首先要保证质量,在确保合格的情况下不要吹毛求疵,影响量产进度。说完,他派人去这两家单位蹲点指导和督造。

碳纤维编织“飞扬”梦 上海石化供图
碳纤维编织“飞扬”梦 上海石化供图

  终于,“飞扬”火炬样品通过冬奥组委检测和第三方验收,专家评价“飞扬”具备“轻、固、美”的特点。这次,林生兵笑得合不上嘴。其实成功来之不易,连他的团队也不知道,在这期间林生兵的身体出现了问题,他在接受手术后,还根据医生建议先后接受了四次巩固治疗,每一次都是从病房回家稍作休整后奔赴战场。

  2021年9月20日,世界首支用碳纤维外壳制造的“飞扬”火炬,在雅典点燃。

  1月中旬,1200支冬奥火炬启程运往北京,林生兵将带领他的团队继续为冬奥火炬提供组装和传递保障服务。参与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炬的研发和量产,意义非凡,也充分说明碳纤维有着广阔的应用市场。(完)

【编辑:叶攀】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