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辅助生殖进医保,“三孩”配套再添“惠民礼包”

辅助生殖进医保,“三孩”配套再添“惠民礼包”

2022年02月23日 01:56 来源:新京报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 社论

  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不仅将降低相关患者的就医费用,也有助于提升生育率。

  北京市医保局、北京市卫健委、北京市人社局近日印发《关于规范调整部分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通知》,将涉及人群广、诊疗必需、技术成熟、安全可靠的16项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报销,新政策将于3月26日起执行。

  近年来,将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的呼声渐高,不仅全国和地方两会的提案议案多有涉及,而且不少民众也翘首以盼。过去通常认为,基本医保立足于“保基本”,不具备将支付范围扩大到辅助生殖的条件。如今北京市将部分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其首开先河之举,回应了呼声,顺应了民意。

  想生却怀不上,已成不少家庭的烦恼。据《中国不孕不育现状调研报告》显示,我国不孕不育发病率从20年前的2.5%~3%攀升到12.5%~15%。随着环境污染、生育年龄推迟、生活压力加大等原因,不孕不育夫妇人数不断增加。

  根据2021年2月国家卫健委的回复,目前我国有不到20%的患者需要接受辅助生殖技术治疗。放眼全国来看,这一人群的数量颇为可观。北京此举,显然将大大降低不孕不育者接受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负担,具有相当的普惠性。

  当下,辅助生殖技术服务不难获得,但收费项目多且昂贵、服务耗时久,让很多家庭难以承受。在目前尚未纳入医保的地区,在公立医院做辅助生殖单周期(即从取卵、受精到移植入子宫一次流程)大概需花费3万元到5万元,不过许多患者往往需进行多个周期才能受孕成功。

  辅助生殖专家、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专科医院原院长张学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寻求助孕的高龄人群越来越多,有约15%的患者在40岁以上,由于生殖功能的衰退,她们的治疗周期更长、治疗费用更高。

  这对于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来说,“怀不上”就会变成“怀不起”,费用因素成为不少人实现为人父母梦想的一大障碍。而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不仅将降低相关患者的就医费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提升生育率。

  将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除了直接为民众大幅减轻就医费用负担之外,其间接的“减负”作用也不容低估。

  当前,辅助生殖技术服务存在诸多乱象,比如收费项目、收费额度等均缺乏相对一致的标准。在规范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大背景下,将辅助生殖技术项目进行通盘调整,其收费项目及标准势必会规范有序。

  从这次北京的政策来看,不仅卵母细胞冷冻复苏、体外受精胚胎培养、囊胚培养等项目费用处于较低水平,还废止了13项辅助生殖技术项目收费。费用限高、限项,将使收费更加规范合理,再加上可按比例报销部分费用,民众可从中获得双重利好。

  事实上,随着“二孩”“三孩”配套政策的密集出台,人口问题持续受到国家高度关注。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鼓励生育,也需要诸多与之相适应的配套举措,而“怀不上”“生不起”则是影响生育意愿的两道紧迫难题。

  从这个角度来看,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称得上是最能提升民众生育意愿和惠及“三孩”家庭的实锤举措。这也说明,鼓励生育,就需要完善配套措施,要通过派送“惠民礼包”的方式,帮婚育家庭切实减轻负担,让他们“能生”“敢生”。

【编辑:陈文韬】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