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内蒙古清明节新气象:“云祭祀”蔚然成风

内蒙古清明节新气象:“云祭祀”蔚然成风

2022年04月04日 18:42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内蒙古清明节新气象:“云祭祀”蔚然成风
    图为内蒙古清明节期间的鲜花祭祀。 内蒙古民政厅供图。

  中新网呼和浩特4月4日电 (记者 李爱平)50岁的王成龙,今年清明节有一件事情不用做了。这件事是:在祖先坟墓前祭拜不用焚烧冥币,可用鲜花代之。

  这位出生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广益隆镇的村民4日告诉记者:“当地政府早在10天前,就发布了相关倡议书,对焚烧冥币说‘不’。”

  “当地民政部门倡议村民自觉摒弃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祭拜陋俗……”王成龙说,往年的清明节村民焚烧冥币,除污染环境外,也存在火灾风险。

  察右中旗广益隆镇拒绝焚烧冥币只是中国北疆内蒙古多地清明节文明祭祀的缩影。

图为内蒙古清明节期间的鲜花祭祀。 内蒙古民政厅供图
图为内蒙古清明节期间的鲜花祭祀。 内蒙古民政厅供图

  乌兰察布市民政局的最新消息显示,清明节期间,官方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利用电视台、网站等形式开展殡葬宣传工作,并发布《2022年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大力推广网上祭扫、绿色低碳祭扫……主动劝阻不文明祭祀行为,倡导厚养薄葬、孝亲敬老的文明新风,已得到了市民的认可。

  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民政部门消息显示,疫情之下,为推动文明祭祀,当地出台“非必要不入公墓祭祀”等举措,防止清明节期间安全事故发生。

  记者从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等地城市与乡村获悉,已有很多民众采用无烟祭祀或者网络祭祀方式,表达对逝去亲人的哀思。

  呼和浩特市民方圆表示:“重要的不是形式,只要对逝去亲人真正地做到怀念,网络祭祀也不失好方法,关键在于社会各界如何引导。”

  记者注意到,与往年清明节相比,今年官方大力提倡的拒绝焚烧冥币的祭祀方式,事实上也促进了“云祭祀”的蔚然成风。

  官方数据显示,4月3日,内蒙古开放殡葬服务机构183个,未开放殡葬服务机构33个,开通网络祭扫平台26个,网络祭扫4.6万人,现场祭扫民众28.3万人,出动服务保障工作人员3976人。当日,内蒙古清明节祭扫安全、平稳,无突发事件。

  内蒙古民政厅稍早前即向民众发出倡议:不跨省域、不跨地区祭扫,积极推广网络祭扫、鲜花祭扫、家庭追思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引导民众树立移风易俗新风尚。(完)

【编辑:黄钰涵】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