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为与父母通电话策划打架求老师告状——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男孩为与父母通电话策划打架求老师告状
2009年07月08日 08:47 来源:四川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历时3个月深入调查,金堂县“留守儿童调查报告”近日出炉,报告凸显留守儿童亲情缺失、沟通困难等严重问题

  广州、深圳、厦门、中山……虽然刚上初中的小杨最远只是从金堂到成都,但他却对这些沿海城市很向往,因为他日夜思念的父母曾在这些城市打工。小杨(化名)今年13岁,父母在他出生后不久就开始外出打工,小杨一直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当城里的同龄人谋划着如何逃离父母为他们打造的“蜜糖罐”时,小杨上学期也策划了一起“打同学事件”并主动要求老师告状,目的只是希望能和父母通个电话……

  留守儿童·一个男孩的孤独与思念

  历时3个月的全面深入调查,金堂县关工委、教育局联合展开的“留守儿童调查报告”近日出炉,该县3万余名留守儿童再次令人关注,一些留守儿童因为长期缺乏和父母沟通而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行为偏差更加让人担忧。

  13岁男孩只见过父母10多次

  令人心酸的数字:小杨今年13岁。他清楚地记得,从读幼儿园到现在,他只见过父母10多次。

  小杨家住金堂县福兴镇牛角村,因为70多岁的奶奶去了阿姨家里,留下小杨独自在家,因此他一大早就要起来喂鸭子。

  坐在床前拌鸭食的时候,小杨习惯性地望了望墙上贴着的“优秀学生干部”奖状,这是他上学期刚拿的。想着爸爸妈妈在知道自己得奖之后可能会有的高兴劲,小杨忍不住先“呵呵”乐了一番。这时,一只小猫跑了过来,小杨一把抓住后抱在了怀里。这只猫,是小杨最好的朋友,也是第一个知道他得奖喜讯的“家人”。

  小杨今年13岁,刚上初中。在他出生后不久,父母便和村里的其他年轻人一样去了沿海打工挣钱,小杨则由爷爷奶奶照管。小杨清楚地记得,从读幼儿园到现在,他只见过父母10多次。爸爸妈妈几乎都是过年才回来一次,爷爷去世的那年,他的爸爸妈妈回来了两次。

  远离父母 孩子易怒暴躁成了“打架王”

  令人心酸的“希望”:小杨经常选择一个人走大路,因为他希望有一天,能够在这条路上看到爸爸妈妈回家的身影。

  小杨家原来只有一间破旧的矮房,经过父母多年在外打拼,矮房变成了一楼一底的砖房,小杨也长成了一个将近1米7的大个子。小时候,每每小杨不听话,奶奶就会随手操起一根木条教训他,他的小屁股上就会出现一道道红印。现在小杨长大了,奶奶也老了,老得都没有力气去打小杨了,而孙子的心思老人也越来越不懂了,就像她不明白小杨为什么喜欢半夜起来看足球一样。

  在村里的学校读完小学4年级后,小杨便转到镇上的中心校读5年级。从牛角村到镇上有两条路,走小路比走大路要近得多,但小杨却经常选择一个人走大路,因为他希望有一天,能够在这条路上看到爸爸妈妈回家的身影。

  进入中心校后,小杨变得有些“暴力”了。在被班上的同学欺负过一次后,小杨便决定用自己的大个子和拳头“树立威信”,于是在课间追打同学成了他的家常便饭,时不时都会有鼻青脸肿的学生或者学生家长向小杨的班主任蒋老师告状。

  在多次耐心教育毫无作用的情况下,班主任只好让小杨请家长。见到老师,奶奶含着泪一个劲地替孙儿求情,老人的模样让老师看了都觉心酸,但一旁的小杨却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从老师办公室出去后就开始追打告状的同学。渐渐地,小杨变得越来越易怒和暴躁,成了学校里有名的“打架王”。

  思念父母 他竟策划打架让老师告状

  令人心酸的“狡黠”:班主任老师说要给他父母打电话告状,小杨脸上浮现出了一丝狡黠的笑容:“老师,你打嘛!你打嘛!”

  不怕老师批评,不怕请家长。生长在牛角村的小杨牛脾气日益见长,然而让班主任蒋老师没有想到的是,仅仅因为一个电话,就让小杨的“牛脾气”消了下去。

  上学期的一天,小杨又惹事了,揍了一个不愿意借漫画书给他的同学。蒋老师将小杨叫到了办公室,拨通小杨父亲的手机“告状”。当听筒里传出爸爸的声音后,小杨立即收起了满不在乎的表情,轻声和父亲通起了话,打完电话后,老师们发现小杨的脸上还挂着泪珠。

  之后三天,小杨没再惹事。然而第四天,小杨又追打起了班上的同学。蒋老师再次将小杨喊进了办公室,说要再给他父母打电话告状,一听这话小杨脸上浮现出了一丝狡黠的笑容:“老师,你打嘛!你打嘛!”

  原来,小杨的父母没有将号码告诉儿子,那次在老师办公室里打的那通电话,是父母外出打工后,小杨第一次给身在外地的爸爸打电话。为了能再给爸爸打个电话,小杨便策划了这次“打架事件”。小杨说,尽管爸爸在电话中只是说“乖点、听话点”和“不听话回来后收拾你”几句简短的话语,但能够听到爸爸妈妈的声音也是一种幸福,至少他知道爸爸妈妈还在管他。

  从那以后,小杨常和父母通电话,慢慢地,他变得温和有礼貌了,不再追打同学,还当上了学生干部,上学期末,还评上了“优秀学生干部。”

【编辑:吴博
    ----- 社会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