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工矿厂房被锰渣掩埋 2人遇难4人失踪(组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湘西工矿厂房被锰渣掩埋 2人遇难4人失踪(组图)
2010年04月12日 13:40 来源:红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该矿厂内有3个坝堤,为防止该坝堤因受力过重而倒塌,渣土车正在坝堤一侧堆石块。(图片来源:红网)
    矿厂的工人们在事发地附近观看情况,目前已找到2名遇难者遗体,还有4人失踪。(图片来源:红网)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4月11日讯  4月10日下午1点10分左右,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峰云矿业有限公司发生电解锰废渣库工矿事故,约400立方米锰渣从左侧坝顶溢出,造成6人失踪。截至发稿时,救援人员从锰渣堆里找到2名遇难者,另4名失踪者还未找到。

  已发现2名遇难工人

  4月10日下午1点多发生工矿事故后,这里停止了生产。据警方证实,事发当晚9点多,第一名遇难者,50岁的石远昌从锰渣堆里被抬出来。

  锰渣溢出的位置在锰渣库东边,紧靠电解锰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库坝上有一条明显的缺口,锰渣倾斜的痕迹清晰可见。锰渣库南面,一台渣土车正在往库坝底部倾倒石头,“这是为了防止库坝再次倒塌。”村民说。

  两栋狭长的厂房,就是电解锰生产车间,被锰渣掩埋的工人就在车间里。事发后,救援人员通宵寻找被埋的工人。为防止出现次生灾害,将矿区内所有人员及车辆疏散。

  昨日下午2点多,又一遇难者的尸体被找到,但已血肉模糊,暂时无法辨认身份。

  出事前两天被要求停用锰渣库

  峰云矿业公司现有员工350人,法定代表人叫黄金香,“以前的法人代表是她老公彭顺武。”据陆长生说。改公司生产规模为年产1.5万吨电解锰。锰渣库坝高5米,长59米,设计总库容15万立方米。

  事发后,救援工作持续进行,“救援难度太大,锰渣被水泡过,很粘稠。车间里工程车进不去。”救援人员说。

  4月11日,记者获得一份花垣县委提供的“事故情况汇报”,文中如是表述:“2008年,花垣县安监局责令其补充完善相关手续,峰云公司委托湖南省湘西工程勘察院进行工程地址勘察,2009年8月,由湖南省湘西工程勘察院进行隐患整改设计,并于当年9月整改完毕。”

  而在峰云公司发生事故的前两天,即4月8日,“县安监局对峰云公司下达了停止使用锰渣库的指令”。

  锰渣堆和房子一样高

  据悉,事故发生时,车间内共有35名工人,其中29人安全撤离。被埋的6个工人“站在车间和库坝连接的地方干活,所以没有跑掉。离这里远些的人就跑掉了。”车间的航车操作工陈书玲(化名)说。出事前半小时,她下班离开了厂房。

  加工后的废渣就堆在紧贴车间的锰渣库里。“锰渣堆超过库坝,10多米,和房顶差不多高了。”陈书玲说,“这几天下雨,库坝里有水,库坝肯定受不了。”

  灾难发生后不久,一名中年妇女赶到矿区大门口,救援人员没让她进入,将她安排在花垣镇一家宾馆休息。11日中午,她又赶到矿区门口,一名工人对她劝说一番后,叫来一辆越野车,将她送离矿区。她的丈夫施元球和儿子施远华都埋在锰渣堆里。28岁的施远华是失踪矿工中最年轻的。

  下午3点多,另一被埋工人石维清的嫂嫂麻珍梅和弟媳龙金全也赶来了,警察说:“还没有找到,你们回去等消息吧。”麻珍梅绝望得哭着离开了。

  石维清是龙潭镇让烈村人,在峰云公司做了2年矿工,长期住在公司宿舍,老婆和儿女都在外打工,一家人在过年过节时才能团聚。妻子和儿女得到消息,正往花垣县赶。

  持续了8年的噩梦

  狮子桥村的村民陆长生亲眼目睹了2009年5月15日“兴银锰业公司”尾库垮塌,离他家不到500米,而这次峰云公司尾矿事故现场,离他家只有100多米。

  峰云公司有两座尾矿库,第一座建于1997年,就建在他家后院10米远的地方,“按国家规定,尾矿库下是不能住人的。”如今第一道尾矿库已停用,黑色的锰渣堆上铺着一层黄土,黄土上长着青草和油菜花,“这是矿上铺的,为了好看。”这次出事的尾矿库是第二道库,与第一道库之间隔着一处厂房。

  这两道坝,或说这个矿区,8年来一直令坝下村民战战兢兢。

  陆长生手头有很多资料,包括尾矿库上每一道裂缝的照片和视频,还有他们写给各级政府部门的“报告”,文中要求政府部门“解决”威胁他们安全的峰云公司的尾矿库。从2004年开始,他们“走访省、州、县各有关部门”,但没得到明确答复。

  失踪及死亡名单:  

  施远华,男,28岁,花垣县董马库乡板栗村人;  

  施元球,男,56岁,花垣县董马库乡板栗村人;  

  石登成,男,40岁,花垣县排料乡让烈村人;  

  石远昌(死亡),男,50岁,花垣县排料乡让烈村人;  

  石维清,男,45岁,花垣县龙潭镇张匹马村人;  

  梁力章,男,30岁,保靖县水田河乡人。  

  (注:另一名死者身份暂时无法辨认)(潇湘晨报滚动新闻记者张祥实习生王浩明)

    ----- 社会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