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贫二代”:不需要同情 要成“拼二代”——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广东“贫二代”:不需要同情 要成“拼二代”
2010年04月21日 01: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社广州4月20日电 题:“贫二代”需要理解 欲做“拼二代”

  作者 黄雪琴

  当下, “富二代”、“贫二代”、“房奴”、“蚁族”……一个个急速刷新的热门又“另类”的词语不断进入中国内地公众的视野。对于“贫二代”的看法,广东的一些“贫二代”表示:我们钱财上是贫困的,但是我们精神不贫,我们不需要同情,只需要理解,我们要成为“拼二代”。

  据学者调查研究,中国社会的“蚁族”(指“80后”一个鲜为人知的庞大群体——“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中50%以上来自农村,20%来自县级市。也就是说,七成以上的“蚁族”来自农村和县城,来自省会和大城市的“蚁族”不足7%。他们是典型的“贫二代”,他们中很多家庭年收入不超过5万元人民币。一个“贫二代”家里出来的大学生,身上肩负着全家的期望。

  张望龙是典型的“贫二代”,毕业于广州技术师范学院,他的名字就体现了老家父母的期待。他对笔者说:“其实我不羡慕所谓的‘富二代’,只能说他们生得好。而我家虽然贫穷,但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现在工作了,可以慢慢照顾家人,确实有压力,但用自己的双手撑起家的感觉很好。”张望龙自信地说,“虽然是‘贫二代’,但我在精神上感觉自己是富有的,贫穷会锻炼我,让我成为一条真正的‘龙’。”

  就读于广东五邑大学大三的许甜来自韶关的特困县。她喜欢看新闻报刊,也注意到近来媒体上对“贫二代”的报道,她对笔者表示:“看到‘他们有的是背景,我有的是背影儿’这句话觉得很写实,感觉酸酸的。我好不容易来到这里读书,身边的不少同学读着就出国或移民了,有时想自己可以出去见识一下多好。”

  “不过,这都是一时的羡慕,每个人有自己不同的人生。即使要我奋斗18年才可以和 ‘富二代’坐在一起喝咖啡,我想我的咖啡会比他们的香醇。其实很多人不明白,‘贫二代’怕同情。知道我是‘特困生’,班里搞活动别人交30元,只要我交15元,我其实很难受。 即使我穷也不需要同情的眼光。”许甜说,她坚持与其他同学交一样数目的钱。

  “虽是‘贫二代’,但我们是受了高等教育的青年公民,对不美好不公平的社会现象,我们要理性面对。同情我们什么?‘贫二代’想过美好的生活当然得努力成为‘拼二代’,对此,我们需要社会的理解,但不是同情。”与朋友蜗居一起的蔡英杰表示,他和朋友毕业2年了,正在积累资金和经验创业,“最怕别人同情的眼光。”

  据学者分析:“贫二代”现象之所以能撞击中国社会公众的敏感神经,是因为它们形象而精准地刻划了部分青年群体成长的原生态。“但不管是校园里的‘特困生’还是社会上的‘蚁族’,他们对同情的眼光比较敏感。而‘贫二代’需要的是真心的理解、支持和帮助。”(完)

    ----- 社会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