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播报》节目致力于以"中新视角、国际视野"带给广大网友新鲜丰富的新闻资讯、深入独到的新闻解读。于每天中午前和网友见面。五至七分钟的节目涵盖时政、军事、财经、社会新闻,及海外华文媒体评论。带您在较短时间内速览最新的新闻资讯。
分享到:
节目文稿

  各位好,欢迎收看《中新播报》,我是陈虎龙。今天是9月22号,世界无车日。无车出行,呼吁人们通过骑行、徒步等方式,爱护环境。北京在奥林匹克公园、王府井大街、南锣鼓巷等地段划定“无车区”,倡导市民无车出行。我们节目组派出记者,看看节后第一天工作日,路面交通情况怎么样?

  【记者出镜】今天的无车日区域划定以后,车流量就有了明显的减少。不过记者在早上赶到这里的路上发现,今天北京的环路交通压力非常大,跟无车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此等候公交车的乘客表示,无车日的理念非常好,能够倡导大家绿色出行,关键还要有政府来引导,群众来倡导,媒体来大力的宣传和推广。

  【同期】市民

  对嘛 我们一个月应该搞一次(无车日)嘛 不要走于形式 内容要大于形式比较好

  【同期】市民

  挺好的,我就是从事公共交通事业的,今天地铁还延长运营半小时呢,(您觉得这种方式好在哪儿)能减少大气污染,对天气也有好处。(对北京的交通呢)对北京的交通更有好处,而且能锻炼人身体少开车。

  一 观察家

  【口播】9月22日是“世界无车日”,多地政府向市民发出倡议,号召市民让爱车休息一天,选择绿色交通方式出行。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等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的绿色出行方式。“绿色出行”看似是老生常谈,但是一直以来效果却不明显。现实是:公共交通的发展不足,老百姓们也“力不从心”,绿色出行还欠点火候。

  标题:绿色出行为何欠火候?

  【解说】22号“中国城市无车日”,北京市各级党政机关带头不开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步行或骑自行车出行,以实际行动倡导更多市民“少开一天车”,减少尾气排放。 地铁末班车在这一天延长半小时,公交在早晚高峰加车,支持市民无车出行。近些年,为了缓解城市拥堵,不少地方提倡绿色出行,加大公共交通建设投入,进一步完善公共交通系统。

  【同期】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研究员 李飏

  我们鼓励绿色出行,这个不单是一天的这么一个概念,只是通过这一天的行为,来倡导一种社会氛围,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对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对石化、化石能源的依赖。

  【解说】据北京晨报消息,截至7月初,北京市公共自行车共办卡近5万张。预计年底,北京市公共租赁自行车将达2.5万辆,站点600余个。但是据了解,不少租车点的公租自行车闲置在路边无人问津,公租自行车遭遇尴尬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自行车骑行道路被严重挤占,路权被肆意侵犯,自行车出行安全难以保障。在广州,记者了解到,自行车道窄、车多等不安全因素同样让选择骑行的市民“力不从心”。

  【同期】广州市民 邵女士

  以前公司近一点的话就有想踩自行车,但是后来考虑到路上的车太多了,就是会怕有危险啊,所以就放弃了这个念头。

  【同期】广州市民 叶先生

  上班的时候因为车太多了,不方便嘛。我也骑过自行车去上班,感觉没有坐地铁快。

  【解说】专家分析,目前中国在公共交通方面现状亟待改进。比如,城市道路资源不足,路网结构不合理,城市道路建设远远落后于城市发展和机动车辆的增长速度。另外,城市停车场严重不足,机动车、非机动车路边停车侵占道路空间的现象突出,加之各种交通方式间的换乘相互不衔接,严重影响了公交交通的运行效率和秩序。同时,公共交通运营还存在效率低、速度慢,服务水平低等问题。

  【同期】广州市民 潘女士

  公交这边的话不怎么堵,但是公交的车次太少了,像293路车太少了,因为我们在这里等了十多分钟都没来一趟,有时候等半小时都没来一趟那种。

  【同期】广州市民 邵女士

  我们上班的时候人太多了,通常我们都要等好几趟才能上去,或者甚至我要坐反方向坐一两个站,然后再往我上班的地方才能上车,所以我觉得(地铁)一个车次不够密吧,一个是人太多。

  【解说】李飏认为,绿色的低碳出行不只是一个政策的口号,或者说政策的一个倡导,它实际上需要智能化的管理和很多的配套。

  【同期】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研究员 李飏

  政府在规划这个绿色出行的时候,一定要综合考虑它的技术的可行性,经济的合理性,包括我们风险的可控性,以及我们对人的出行习惯的调研,包括他们的经济收入都会影响到他们出行的选择。

  【解说】李飏还认为,政府除了智慧管理和宣传,还要进行一些补贴。我们得到了蓝天、白云,是需要很多人去做这样的牺牲,这个环境利益重组的过程当中有些人会受损,那么政府要推行这个东西的话,就要给一定的财政的补贴,这样就会有经济的动力驱动它。

  【口播】每年的“无车日”都会遇到车多的尴尬,是无奈也是现实。看看网友怎么说。

  Goodluck-me:真实而悲哀~一面提倡环保绿色出行一面不断增加机动车数量从而始道路交通陷入尴尬期~多少非机动车道改成了停车场,自行车只能在机动车车道上骑行~再加上路上无德司机,电动自行车,路边游商,尾气,尘土……

  月亮唐唐:难得一次没有开车出行,却遇到了打不到车的尴尬事,以后别跟我说什么绿色出行,戒了

  硬不越狱还偏不贴膜:北京地铁很多换乘站没有电梯,让我们这些持有大件行李,还要倡导绿色出行的环境工作者很是尴尬!!

  【口播】绿色出行,有这样种种的不便。这也让我想到,前不久北京上海等地地铁事故频发,造成列车晚点,大量乘客滞留。本来为了方便,选择公共交通,结果遇到更大的不方便。绿色出行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句口号,“无车日”更不能是“今天来,明天走”的形式主义。希望每一天都可以多一丝绿色,多一路畅通,多一片清新,更多一些健康!

  二 时事锐评

  中秋节,我没想到的事

  【口播】中秋节,花好月圆人团圆,我也看到了在八月十五当天晚上就圆的月亮。不过,本来预想的中秋全城大堵、出门看人海仿佛没那么严重,中秋那天我跟媳妇去西单,一路上不堵车,真是出乎我的意料。这个中秋,我没想到的事还挺多……

  标题:“最堵”中秋没那么堵

  【解说】9月18日是中秋节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曾被预测为北京“最堵周”中的“最堵日”,但由于很多市民提前出门并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当日早高峰没有出现预期的爆堵。加上部分单位提前放假,晚高峰明显提前,部分路面上车流量也有所下降。

  【口播】“最堵中秋”居然没有堵,中秋节出门的小伙伴也有话要说。

  【微博+口播】北京的网友手链儿0_0 :中秋节小宝宝一百天啦!去爷爷家宝宝一路都在做美梦,今天路上好通畅哇!长安街居然不堵!三环居然不堵!

  来自江苏的网友 润农科技:中秋了,交通没有想象的堵,相关管理部门做出了努力。国庆节就要到了,相信只要管理到位,会有成效!

[page title= subtitle=]

  【口播】出去旅游游玩的朋友也有相似的感受,我们听听他们怎么说。

  【微博+口播】Sara:中秋去秦皇岛玩,天气凉了下不了海了,人不多~海边走走,吃吃海鲜,挺好的

  碧波凌风:中秋节、国庆节,好多假,我一点也不兴奋,因为,我讨厌到哪里都拥挤。别人放假,我就去上班,可以拿三倍加班费;别人上班我就去休假,出去旅游一点都不挤,多好。

  【口播】看来时代在变,人们的观念也在变——错峰出行、换个日子旅行,大家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据了解,中秋三天小长假,高铁出行受到青睐,探亲流、短途旅行、郊区旅游非常火爆。而今年中秋节送礼和礼品回收也出现了新特点。

  标题:中秋政府家属院:送礼人数比过年少太多

  【解说】近日,中纪委发出通知,要求坚决刹住中秋、国庆两节送礼吃喝风。往年被礼品盒塞得满满的一些政府部门传达室,今年变得“空旷”了。有媒体报道,今年中秋假期,多个单位的政府部门家属院,相比往年,前来送礼的人也明显减少。不过,回收废品的工人可郁闷了,往年这个时候都能从这片地区的家属院收到很多月饼礼盒或是其他礼盒,今年却难觅踪影。

  标题:礼品回收店生意萧条 转战网络

  【解说】生意不好做的不仅收废品的大哥,很多礼品回收店也生意冷清。高端白酒回收价格更是大大跳水,去年53度飞天茅台回收价在1000元左右,今年回收价就跌到了700元一瓶。不过与实体店的“萧条”相比,网上礼品回收公司生意很火。记者在网上搜索“礼品回收”,有数万个搜索结果。有网上回收店工作人员称,网上回收礼品很私密也安全,他们提供上门取货服务,如果觉得不方便,还可以指定地点交易。

  【口播】这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啊,有网友就说,真正送礼的没几个是送月饼这么简单,希望反腐能更深入,更持久。支持反腐、抵制送礼!但是我们说送祝福可是必不可少的。 今年就有网友将“赏月险”写进了中秋祝福中,“祝大家中秋快乐,看不见月亮的都买了‘赏月险’”。

  标题:中秋云遮月 9城市获赔“赏月险”

  【解说】“月亮不陪我赔”,今年赚足眼球的“赏月险”共吸引了5154名网友购买,根据中秋节当晚各地的天气情况,西安、海口、温州等9个城市的网友将能获得赔付,而北京、上海、杭州等32个城市买了保险的网友则无缘获赔。

  【口播】中秋节刚过,“中秋赏月险”再次引发网友热议。

  【微博+口播】网友“胡长阳”:这么多沿海城市除了福州全是多云,而我恰恰选了阴天的福州。投保福州的赏月险收获188元的意外之财,

  冰棍:天有不测风云,这不是大规模的聚众赌博嘛……

  【解说】据了解,“赏月险”是首款节日气象保险,保险公司相关负责人曾表示,推出“赏月险”前,公司曾研究过近20年来各大城市的天气数据。而有业内人士表示,从保险法律条文角度来看,其中一条就是预防赌博。保险公司研究过天气数据,但仍借中秋天气预报不可预知吸取保费,这种操作模式跟赌博无异,涉嫌违规。

  【口播】赏月险是噱头式的概念炒作,还是具备创意的产品创新,各方意见仍难分高下。住在月宫中的嫦娥,可曾想过信息时代的人们,在中秋月圆夜,为能不能看到月亮而买保险呢?不管嫦娥想没想到,我是没想到,不过,还有一件我更没想到的事——您吃过辣椒馅月饼吗?

  标题:小伙吃辣椒馅月饼讨好湖南岳父母

  【解说】最近网上一则消息十分火爆,湖南妹子回忆中秋说:和老公恋爱那年,我父母严厉反对。理由之一就是他是海南人,不能吃辣椒。那年中秋节,母亲破天荒做了一回“辣椒馅”月饼,用青椒红椒为馅,还拌了点朝天椒。老公连吃五个,辣得眼泪都出来了,终于打动了我的父母。看来辣椒再辣,抱得美人归,心里也是甜甜的。

  结尾

  今天,你开车了吗?公交能到的地方,就少开一次车;时间富余的时候,就多走几步路。绿色出行,空气自然清新。无车出行,需要大家积极响应。说到出行,各位在东南沿海的朋友,晚上出行就要小心了。台风“天兔”来势凶猛,预计傍晚到夜间将袭击广东,预计在深圳和珠江口登陆可能性极大。提醒这些地方的小伙伴们,出行谨慎,注意安全!感谢收看中新播报,更多精彩新闻,欢迎点击中国新闻网和中新视频微博。

关注
主持人介绍
  • 赵洁   北京丫头片子,专属天蝎,爱哭爱笑爱玩爱闹。
  • 陈虎龙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本科、硕士,曾任深圳大学教师,北京电台主持人比赛全国八强
  • 马宁   主播团队的新成员,2004年至2012年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担任新闻主播。和热爱的新闻工作在一起,生活每天都充满阳光和快乐。
  • 李越   2010年9月加入中国新闻网,在工作中逐渐形成端庄知性的主持风格。除了主持,更喜欢加入战役性报道的第一线。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总机:86-10-878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