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众圈子“火”上T台 汉服“玩法”正丰富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24日 15: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解说】近日,礼衣华夏汉服模特大赛广西总决赛在广西柳州举行。伴随着古典优雅的音乐,一众参赛选手身着华丽的汉服走上“T台”,她们挥起长袖翩翩起舞,向台下观众展现精致的古代妆造和仪态。

  【解说】这些参赛选手均为来自广西各地的汉服爱好者,而他们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并不是肆意发挥。比赛开始的前一天晚上,40名参赛选手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针对步态、手部动作、眼神等细节进行练习。

  【解说】指导老师劳远霞认为,汉服秀是对于华夏传统礼仪的集中呈现。参赛选手们会参考唐代彩陶俑、古书画和戏曲小说进行动作学习,让这些颇具美感的古代传统礼仪真正“走入”现实中。

  【同期】指导老师 劳远霞

  培训期间是教了选手们一些衣礼,让选手们更清楚地知道,我国一些不同的朝代,它们的衣礼是什么的含义。比如说像唐俑的标志性动作,我们会看看(了解),看完之后演绎出来,展示跟体现当时那个朝代的人物形象。

  【解说】选手陀秋谊是“汉服圈”新人,她常喜欢穿着汉服游玩拍照,此次赛前培训令她受益匪浅。她表示,除汉服本身的美感外,其展现方式同样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部分。

  【同期】参赛选手 陀秋谊

  (之前我)以为就是,单纯地穿上汉服就是展示汉服的美,展示自己的美。但是接触到这个比赛之后,就学习到很多朝代的礼仪和服饰,受益匪浅。

  【解说】而参赛选手的妆造也蕴藏巧思。比赛开始前三小时,古典妆造师覃丽华正忙着给选手们化妆。她介绍,不同朝代的妆造都各有特点,如唐妆浓艳多彩,宋妆则更为淡雅,完成整套造型需花费数小时。

  【同期】古典妆造师 覃丽华

  我们做妆造的话,一般是按朝代的服饰去准备的,就像唐朝的(妆造),大多数脸就比较要“打”得白一点。发饰大多数由我们自己(手工)准备的,让我们的妆造达到更好的效果。

  【解说】她表示,早期一些汉服爱好者会更加偏爱“影楼风”的现代妆造。而随着中国汉服文化的深入推广,古典妆造因自带的“高级感”和文化属性,逐渐在社交平台上流行。

  【同期】古典妆造师 覃丽华

  很多的“影楼妆”是跟我们的古典妆造不一样的,古典妆造里面的门道是需要认真去学的。通过我们的(古典)妆造宣传的话,是希望更加多的中国人和“同袍”知道和了解古典妆造的美。

  【解说】2021年,中国汉服市场规模超过100亿元人民币,预计2025年将达到191.1亿元人民币。如今,已有众多汉服爱好者不止于服饰穿搭,而是深入考究妆造、礼仪、古法手工饰品等细节。汉服文化开始由服饰层面的兴趣点,转变为社会层面的文化复兴。

  【解说】礼衣华夏汉服模特大赛广西赛区负责人孙昱表示,随着该赛事影响力和参与人数的不断扩大,中国民众对于汉服文化的了解也在加深。汉服文化正逐渐“破圈”,融入社会。

  【同期】礼衣华夏汉服模特大赛广西赛区负责人 孙昱

  汉服刚刚开始(兴起)的时候是比较小众,甚至更多人会以为我们是在扮演角色。随着我们整个国家正在推动传统文化自信,那么我们就通过“T台”去展现它(汉服),让更多人去了解汉服。(现在)大家也知道,看到我们不再说是和服、不再说是韩服,那是汉服,这就是我们最欣慰、我们推广的成果。

  刘俊聪 广西柳州报道

责任编辑:【李季】

版权声明:中新视频版权属中新社所有,未经书面许可的使用行为,本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