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集团军并购横空出世 巨无霸券商谁主“江湖” 查看下一页

2014年07月22日 09:24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点击进入行情中心

  新一轮并购重组风起云涌。这一次,券商自己担当起“主角”——申万与宏源证券的并购正在加紧推进,国泰君安收购上海证券也已板上钉钉,方正证券合并民族证券跻身第一梯队,数个营业收入超过百亿的“巨无霸”券商有望诞生。专家认为,这些大并购举动背后是金融改革的持续推进,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必然,是国企国资改革的积极推进。改变的将不仅仅是企业本身,更是行业规则和金融竞争格局,2014年极可能成为证券行业发展的一个“分水岭”。

  中投系整合提速 “集团军”并购出击

  “预计申万与宏源的重组将成为行业内金额最大的并购案例。”业内人士表示,这两家券商有着各自的优势和底蕴,此次成为中投系的重组先锋,被视为旗下证券业务平台开始整合搭建。

  类似的上海国际集团下的国泰君安证券并购上海证券,也表现出优势互补做大做强之意。这些案例体现出重组的方向:集团化、平台化。

  被视为拥有国内证券公司半壁江山的中投公司,对旗下证券公司股权的收放、整合以及推动上市历程,显露做强势在必行。此前中投旗下参控股10家证券公司,其中3家由中央汇金持有,7家由建银投资持有。按照持股比例大小,可分为全资持有(中投)、绝对控股(银河、宏源、西南、申万、中金)和参股(中信建投、国泰君安、齐鲁和瑞银)。

  近年来,中投公司对旗下券商股权不断梳理,逐渐淡出西南证券、齐鲁证券、国泰君安证券等券商。通过与上海国资就申银万国和国泰君安证券股权的换股,中投公司提高了对申银万国的控股权,退出国泰君安证券。通过股权转让和增资扩股等手段摊薄在西南证券和齐鲁证券的持股比例。2008年2月,中央汇金旗下建银投资将所持有的西南证券41.03%的股权转让给重庆国资委旗下的重庆渝富以推动其借壳上市,建银投资持股下降到9.09%,西南证券定向增发后中央汇金持股比例进一步被摊薄。在成功完成银河证券的H股发行之后,日前中投旗下中金公司也传出香港上市的消息。此次申万与宏源的重组无疑壮大了中投公司旗下境内A股市场证券业务平台的实力。申银万国作为一个老牌券商,曾是证券市场的一面旗帜,由于“一参一控”监管政策,难以实现A股市场IPO上市,遇到极大的发展瓶颈。此次重组如获得成功,无疑将使申银万国扩大综合实力,打开崭新的发展空间。

  与之类似的是国泰君安与上海证券,7月8日国泰君安正式接管上海证券。作为上海国际集团下的两家证券公司,国泰君安证券与上海证券的联姻显得更为迅速。不仅是为了实现国泰君安上市,知情人士表示,这一重组还是上海金融国资改革大蓝图中的重要一笔。

  虽然申银万国与国泰君安选择了不同发展路径,但这两家券商现阶段不约而同推进并购,并且背后均有集团公司的积极筹划和协调推进。揭示了行业发展的共同规律——在2012年行业创新发展以来,依靠自身实现跨越式发展难度逐渐加大,通过并购重组实现快速扩张成为“捷径”。当下组建集团军的方式有利于布局更多的领域,胜过仅仅依靠原有证券牌照单打独斗。

  目前国内金融机构已经有平安集团、中信集团、光大集团等走向集团化,此外海通证券也在不断收购中逐步集团化,这些集团旗下的证券公司业务,无论在品牌还是综合业务能力上将逐步具有优势和强大支撑,其抗风险能力也相对较高。业内人士认为,从长远发展来看,集团化、平台化将是金融机构的发展方向。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