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两岸学者:服务业可望成为两岸经济合作新亮点

2011年05月08日 08:11 来源:中国台湾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两岸学者:服务业可望成为两岸经济合作新亮点
    第七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7日在成都举行,图为两岸学者在“大陆‘十二五’规划与台湾‘黄金十年’” 专题研讨会现场(中国台湾网 李徽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深化服务业合作已成为两岸业界的共识。在第七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两岸学者认为:两岸在服务业的合作,可以开创一个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创造大量的就业,又可避免贸易不平衡矛盾,成为新的发展动力,有望成为两岸经济合作的一个新亮点。

  “十二五时期”大陆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将为扩大两岸产业合作的领域与纵深提供重要机遇。台湾政治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庄奕琦认为,在结构调整方面,服务业作为扩大内需与调整产业结构的最佳结合点,将是大陆未来尤其是沿海经济重点发展的方向甚至主导产业。

  他指出:总体看,“十二五时期”大陆处于由工业化加速向服务业逐步转变的重要时期,而台湾服务业也有拓展大陆市场的迫切需要,两岸服务业合作可望成为两岸经济关系的新亮点。两岸服务业合作不仅将大大拓展两岸产业合作的领域与空间,对于两岸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也将发挥助推作用。

  但服务业的主要载体为城市,地方上因各自盘踞割据,整体的落实有困难,庄奕琦提出:服务业市场准入将是最重要关键,特别是两岸管理办法的对接和执行层面的落实。他建议两岸可以长三角如昆山和平摊岛作为两岸产业合作体制对接的试点。

  中国社科院台研所副所长张冠华指出,两岸服务业合作应作为未来两岸产业合作的重点内容,站在一个全局高度上重点加以促进。他认为,ECFA中的服务贸易是重要内容,而且在早收清单中,打破一般惯例加入了服务业内容,这将为两岸服务业合作提供前所未有的重要条件。而在服务业获得市场准入后,两岸各政策法规的体制如何对接,能否实现ECFA后续服务贸易协议与两岸各自政策环境的接轨,将是关键。

  据介绍,台湾服务业虽已占GDP的七成,但是台湾服务业的附加价值及竞争力远不如制造业,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顾莹华指出台湾服务业不强,主要是因为台湾内需市场小,厂商经营没有经济规模效益;大陆服务业落后,则是因为市场进入障碍高,且多被国营企业掌控,因而形成市场的无效率。

  顾莹华认为:两岸服务业合作同于制造业,它不是生产和技术的移转,而是经营模式的创造和复制;它不是加工出口产业,也不是“两头在外”,而是服务大陆的消费者,具有甚高的附加价值比率。台湾服务业在大陆的发展不是“台湾经验”的翻版,而是新经验的累积和新经营模式的创造。它们结合大陆本土的资源,因应市场的特性,发展出新而独特的经营模式。

  顾莹华表示:两岸在服务业的合作,可以开创一个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创造大量的就业,而且不必担心贸易的不平衡问题,可视作两岸新的发展动力。(记者 李徽)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程涛】
    ----- 台湾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