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两岸师生“云端”共赏《富春山居图》 盼疫后同游富春江

两岸师生“云端”共赏《富春山居图》 盼疫后同游富春江

2021年11月10日 22:25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视频:两岸师生“云端”共赏《富春山居图》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11月10日电 题:两岸师生“云端”共赏《富春山居图》 盼疫后同游富春江

  作者 朱贺

  “课程的选题和立意太棒了!从一起研究一张画开始,很自然地把两岸学生的距离和感情拉近了。以画为媒,两岸学生有了很多话题,在学习的过程中感情也在潜移默化地增进。”10日下午,在北京市京源学校和台北市私立静心学校师生共同开展的《富春山居图》艺术赏析课后,京源学校教师马明月分享了她的授课感受。

  这堂跨越海峡的特殊课程以视频连线形式举行。今年恰逢《富春山居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合璧展出十周年,两校学生在老师带领下交流、切磋,从河流故事、文化意蕴、作者经历和画作背景四个角度共同赏析该画作的艺术特色和历史价值。

  课上,静心学校学生讲述了《富春山居图》流传于世的传奇故事及画中所用技巧手法。他们讲到,该画由元代画家黄公望1350年所作,曾不幸因焚两断。几经时代更迭,前半卷“剩山图”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无用师卷”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直到2011年两卷在台北合璧展出,才得以让世人看见完整的画作。彼时距离上一次两画放在一起,已过去了360余年。

  京源学校学生则以漫画创作、诗词品鉴等形式,呈现画作背后的历史故事和典故,展现其意境之美。宋代词人苏轼游历富春江时曾写下这样的词句: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对此,学生们解读道:“他在这里用的是‘蒙太奇’的手法,将三个不同时段的富春江衔接起来,既写船的行程,也创造出了清寒清美意境,由此引出自己的心境。”

  “补画创境”环节,两岸学生展开想象,以线描速写形式补画《富春山居图》两卷衔接部分。留白、三远法、皴法……依据山水画布局手法,学生们学以致用,创作数十幅精彩画作。

  课后,京源学校高一学生陈浩然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用“新奇、亲切、收获”三词概括自己的感受,也领略到台湾同学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此前他较为熟悉《富春山居图》的历史背景,但对其艺术价值和作画技巧不甚了解,“静心学校同学的讲述弥补了这部分空缺”。

  “他们做了充足准备,有学生可能此前对水墨画不了解,但因为这个题目,让他们有机会去做研究、并在这个过程中收获很多。”马明月也对静心学校学生的课堂表现予以高度评价,在她看来,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学习,把两岸学生深藏内心、一脉相传的文化基因体现了出来。

  京源学校高三学生赵佳依在课上分享了今夏去往富春江写生的所闻所感。这段经历引得视频那端的台湾同学羡慕连连,他们表示“很可惜没有这种机会”。

  对此,京源学校教师回应,非常期望新冠疫情消退时大家一起去富春江游览河山、吟诗作画,那会是非常美好的人生体验。

  赵佳依告诉记者,她也想和台湾同学一起去往富春江写生,感受时空变迁、感受黄公望笔下两岸共同的原始记忆,我想知道他们眼中的富春江是不是和我心里想的一样,他们眼中的世界是否和大陆一样?我想应该有很大的共同点,起码共同点多于不同点。(完)

【编辑:李骏】

台湾新闻精选: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