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APP

中新视频

中新网

探访“中国冬奥冠军之乡”七台河:冠军文化深植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21日 08:4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版权声明:中新视频版权属中新社所有,未经书面许可的使用行为,本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北京冬奥会】探访“中国冬奥冠军之乡”七台河:冠军文化深植

  【解说】杨扬、王濛、范可新这些闪耀在冬奥和世界赛场上的名字,都来自同一个地方——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从这里走出的运动员共获得冬奥会金牌6枚,占中国目前获得冬奥会金牌总数的近一半。近日,记者来到了这座有着“中国冬奥冠军之乡”美誉的城市,采访过程中也体会到了深植的冠军文化对这里人们的滋养和激励。

  【解说】在七台河市桃山湖畔有一座8层的短道速滑冠军馆,这里记录了当地40多年来的速滑发展史。在展馆一楼的一侧,记者看到了一面由上千双冰刀鞋组成的墙面,讲解员关厚焱告诉记者,这些都是小队员们用旧的,已无法再使用的冰鞋,刀刃已经被磨平,像这样的冰鞋当地有数以十万计。

  【解说】说起七台河短道速滑运动的发端,这里的人们会自然的想起孟庆余,作为上世纪70年代七台河的第一代教练员,他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开创了这里的短道速滑事业。零下四十多度的严寒里,凌晨三点用自己发明的浇冰车浇灌冰场,冠军馆二楼展厅的一幅幅图片记录着当年的画面,在一处复原其当年工作场景的展厅内,讲解员在孟教练结婚时用过的一面镜子前讲起了一段往事。

  【同期】七台河短道速滑冠军馆讲解员 关厚焱

  这镜子在家没挂几天,他把它拿到队里去了,让小队员照镜子练动作,说这个大镜子当年也不好找,能照全身。拿到队里让小队员用,就觉得队里能用得到,然后他就都拿到队里去了。

  【解说】走过了一穷二白的年代,如今在现代化的训练场馆内,改变的是训练条件,不变的却是奋勇争先的拼搏精神。今年15岁的刘璇瑶,接受短道速滑训练已有7年时间,现在她的最好成绩是500米用时47秒,下一步要争取滑进46秒甚至45秒,说起这个目标时,年龄不大的她眼神中满是坚定。她告诉记者要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去为心中的梦想努力。

  【同期】七台河市短道速滑运动员 刘璇瑶

  好好训练,不能偷懒,然后每天都要认认真真地完成训练计划,然后一步一步的往上走,就是想成为世界冠军,冬奥冠军,然后为国家争光。

  【解说】训练场外,在七台河市的一处室外滑冰场,66岁的范录和正和一众爱好滑冰的老伙计热火朝天的换着装备,还带着自己6岁的小孙子走进冰场,他对记者说身在“冠军之乡”,经常有冠军下场与他们切磋互动。

  【同期】七台河市滑冰爱好者 范录和

  我们呢,有世界冠军董教练,跟张杰(经)常跟我们在一起切磋,来到我们这个冰场呢,互相互动,来呢,有不会的指导我们,我们非常高兴啊。

  【解说】采访中记者还遇到了带着妹妹来滑冰的小学生于亿涵,虽然技术还不太娴熟,但是两人却同样在冰场内收获了快乐,谈到练习滑冰的原因,他说是这里走出的冠军们让他对滑冰产生了兴趣。

  【同期】七台河市第六小学学生 于亿涵

  我就是看见王濛他们滑,就感觉特别帅,然后我就也想滑冰,还有一点,就是滑冰,就是锻炼身体,能让我身体更好,免疫力更强。

  【解说】对于冠军的向往和追求,对于冰雪的热爱和执着,让这座“手握秒表的城市”时时洋溢着“敢为人先,勇争一流”的冠军精神,我们也期待着在今年的冬奥赛场上他们能再创佳绩,再夺桂冠。

  李蒋铭 周志博 黑龙江七台河报道

责任编辑:【刘湃】

特别推荐

视频排行榜

关于我们| About us|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3042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