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赵涛:对于戛纳,我或许已不再有那么多幻想

2013年05月20日 15:33 来源:法制晚报 参与互动(0)

  很多人都把戛纳、威尼斯这样的电影节当做是最好的秀场。然而,作为一个根植于电影艺术的节日,戛纳更多的意义还是在于电影本身。

  7次威尼斯、4次戛纳,我都是跟随电影的展映而来参加电影节的,红毯固然成为我电影界之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更为重要的还是电影节本身的巨大魅力,它让我紧张、激动甚至心潮澎湃。

  一个偶然的机会,《任逍遥》促成了我的第一次戛纳之旅。20米的红地毯对我而言非常陌生,紧张的感觉油然而生。但是,看到自己扮演的巧巧、自己最熟悉的家乡出现在戛纳的银幕上时,对于当时还是舞蹈老师的我而言,那种激动之情我至今都难忘。

  随后的几次戛纳之旅,每一次都会给我带来截然不同的感受,苦辣酸甜喜怒哀乐,在这个小小的海滨胜地,时刻上演。

  2008年,《二十四城记》在戛纳首映。然而,当年的汶川大地震让所有人对戛纳的浮华都已经不再牵挂。国难当前,“人在戛纳心在汶川”成了当时最真切的写照,撇开私心杂念,我们只是尽可能为灾区的人尽自己的一份心。

  2010年随《海上传奇》而来,是我最开心的一次戛纳之旅。作为一部纪录片,《海上传奇》里面我的戏份非常少,这也给了我足够享受电影、享受戛纳的时间。阳光、海滩、美食……直到第三次来戛纳,我才真的感受到了戛纳的脉搏以及这个城市与电影的水乳交融。

  有了前三次的积淀,今年再来戛纳,我已经淡然了不少。不过,由于这一次《天注定》对于贾导(贾樟柯,赵涛的丈夫)、对于我,都是有着突破意义的作品,所以除了淡定,我还有了更多的期待。

  很多人都将踏上戛纳红毯当做是一次圆梦的旅程,但当这个梦圆了很多次之后,你会发现,事情就是那么简单。对于戛纳,我或许已经不再有着那么多的幻想和憧憬,但是对于电影,我永远充满期待。文/赵涛

  制图/李铭

【编辑:鲍文玉】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