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娱评:音乐综艺节目要创新制作理念

2013年06月20日 09:51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湖南卫视近期推出的《中国最强音》,将“真人秀”概念引入了音乐类综艺节目。节目还原嘉宾和参赛选手的即时面貌,当时事件发生所产生的逻辑线索加上戏剧化的剪辑手法,呈现出一种未知性和悬念感。这一创新不仅掀起了一阵收视热潮,也使中国音乐类综艺节目的发展再次成为大众热议的焦点。

  中国音乐类综艺节目的起源,要从1984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的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说起。该节目走“专业歌手、专家点评”的路线,推出了一批音乐人才和优秀歌曲,引领了音乐事业发展。不过,受到当时条件的限制,这个节目的成功并未带动一批节目的涌现。进入21世纪,随着电视节目制作方式和理念的不断进步,音乐类综艺节目如雨后春笋,规模发展起来。2004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通过“海选”形式挑选参赛选手,平易近人的形式受到观众的喜爱。随之而来,央视的《星光大道》《非常6+1》,东方卫视的《我型我秀》,青海卫视的《花儿朵朵》……一时间,“选秀”成为音乐类综艺节目的主流。

  不过,随着观众口味的不断变化,单凭选秀节目已不能满足求新求变的收看需求。为此,各大电视台绞尽脑汁,新的节目形式层出不穷。《我爱记歌词》不比歌喉和舞台表现,谁能唱对歌词就算赢;《我心唱响》为普通人提供通过歌唱表达情感的机会;《中国好声音》里,导师只凭声音挑选学员,对他们进行培训;《我是歌手》则反过来,让专业歌手当选手参赛,普通观众进行点评;《中国最强音》借由逆袭赛制的独创手法,将励志和屡败屡战的斗志展现得淋漓尽致。从开始单一的比赛形式,到后来将游戏、真人秀、访谈等元素混搭融合,经过多年不断的实践,音乐类综艺节目的创作运营模式渐趋成熟,成为老百姓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娱乐元素。

  如今,在省级卫视的积极参与中,音乐类综艺节目的优势资源日趋集中,呈现出大制作、产业化运营的特点,由此引发的激烈竞争使节目推陈出新成为常态。新颖的节目形式、大牌的参演嘉宾等内容的创新固然重要,但能否呈现优质音乐、彰显正能量,实现创作思想上的创新,才是影响音乐类综艺节目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总结近年来这类节目的发展规律,我们看到,节目创作不能只看粉丝、支持率,创作重心最终还是要回归音乐本身,在如何呈现表演者深厚的歌唱功底和艺术素养、感人的音乐故事以及积极认真的生活态度方面多下功夫,这才是成功的关键。

【编辑:罗攀】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