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刘晓庆新婚丈夫曾当历史老师 汶川地震捐10万港币

2013年08月22日 21:10 来源:中安在线 参与互动(0)

  日前,刘晓庆去年在美国注册结婚的消息被刘晓庆方面确认,刘晓庆的经纪人发表声明,除了承认该消息,还透露刘晓庆的先生年纪比她大,事业也很成功,是将门之后,多年旅居海外,追求刘晓庆很多年。本报通过采访独家揭秘:刘晓庆的第四任丈夫王晓玉就是安徽合肥人,并且曾经做过中学老师。记者昨天试图联系王晓玉本人,但其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最新进展

  美国时间20日举办婚礼

  随着网友爆料刘晓庆在美国结婚,“新郎”也冒出众多版本。直到20日,一度风传为刘晓庆男友的经纪人易刚发表声明《致所有关心晓庆姐的人》,声明中介绍刘晓庆新婚丈夫:年纪比晓庆姐大,事业很成功,是将门之后,旅居海外多年。声明落款“刘晓庆团队”,并同时发布了刘晓庆老公William的照片,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

  记者昨日试图联系刘晓庆的宣传方,希望了解婚礼更多细节,对方表示:刘晓庆婚礼时间大约在美国时间20日,他们将尽快发布美国婚礼现场的照片和文字。

  刘晓庆结婚的消息为何保密得如此严密?有知情人士对媒体爆料:“刘晓庆之所以低调完婚,是因为她已经将近60岁,而且是第四次婚姻,没有高调的必要。 ”该知情人士透露:“作为这样一个好强的女人,年龄已大,难免会有孤独感,更需要有人陪伴,这完全跟你花钱找人照顾自己是两种感觉。 ”据圈内人士分析,刘晓庆本不打算将自己婚事公布于众,但这样一个华人圈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女人,在美国的酒店招待亲朋好友时被当地华人网友认出,并通过微博曝光了消息,也有人开始借着刘晓庆结婚炒作,公开婚讯也是无奈之举。

  安徽新郎

  关心家乡建设曾建议治理淮河

  王晓玉出生于1942年,是安徽人,其父王剑秋是黄埔武汉分校七期毕业生,所以堪称“将门之后”。高中毕业后,王晓玉走上讲坛,在合肥当了一名人民教师,希望通过教书给自己积累更多的知识和力量,同时让自己在今后有所成就。后来,王晓玉出了国,在美国,王晓玉对美国商业社会进行了考察,并在此基础上写出一篇2000字的相关报告。回国后,王晓玉这份详尽而务实的报告最终被送到安徽省分管外贸工作的领导手中,他的想法得到了安徽省领导的支持。时至今日,王晓玉依然同时活跃在商界与政坛。

  王晓玉虽然常年居住在香港,但对家乡的建设仍然十分关心。 2009年全国“两会”期间,他曾经建议河南、安徽、江苏三省联手共同治理淮河。他认为,淮北平原是安徽的粮仓,淮河流域灾情如得到抑制,对安徽经济发展非常重要。除了水灾,淮河污染也是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淮河两岸污染如不根除,对两岸老百姓伤害会越来越大。只从自身利益出发,淮河是治不好的。淮河治理,涉及到三省投入,统筹兼顾,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好友揭秘

  王晓玉为人低调 曾向汶川地震捐款

  王晓玉出生于安徽合肥,曾在合肥当过中学教师,连续数年参加全国“两会”,他与安徽、与合肥自然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在连续八年参与报道全国“两会”、每年都会采访王晓玉的《江淮时报》副总编辑常河眼里,王晓玉为人非常低调,当他得知王晓玉曾经做过中学历史老师后非常意外,因为印象中对方不是那么善于表达。据另一位采访过王晓玉的记者说:王晓玉本人非常谨慎,基本上采访都是围绕他的提案进行,别的话题不愿意多谈。

  从2006年开始,常河和王晓玉打交道将近十年,虽然生意已经做得很大,但在常河眼里,王晓玉从来没有任何“炫富”的行为,而且对新闻记者总是很热情,有什么活动,只要通知到他,他都会来。在多年的交往过程中,常河发现王晓玉做事特别执着,而且一直关注经济发展,尤其是房地产问题,曾呼吁政府少建商品房,多建廉租房。虽然生意在香港和美国,很少回合肥,但是他对合肥还是相当了解。 2008年5·12汶川地震后,远在美国的王晓玉还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10万元港币。在得知王晓玉和刘晓庆传出婚讯后,常河试图联系老朋友,并送上新婚祝福,但对方电话一直未能接通。对于这对名人的结合,常河觉得很惊讶,因为没想到他是刘晓庆这么多年的粉丝,而且这么痴情。三月份时,他还曾跟王晓玉见面,没过几个月就爆出婚讯,虽然意外,但他觉得是件好事。因为王晓玉打拼生意很辛苦,身边需要有个伴儿,但愿双方通过这段婚姻,都能有个好归宿。(记者吴谦 葛怡然)

【编辑:刘欢】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