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庾澄庆:音乐要考虑不合规则的东西 怎么听得舒服

2013年09月13日 14:32 来源:乌鲁木齐晚报 参与互动(0)

  “其实音乐圈是需要怪咖的。”

  “是不是啊!”哈林双手一摊,一副终于觅得知音的无奈神情——2012年的《中国好声音》舞台上,他作为“导师”力挺爱徒吴莫愁,争议至今未消。2013年的“好声音”,哈林组更是直接被称为“怪咖组”。

  音乐行业看重创造,推陈出新的同时,常常是一块怪石激起千层浪花。但哈林近30年来的从业经历,使得他从来都是信奉——“流行有两种,一种是跟着流行,一种是带着流行”。

  怪咖导师庾澄庆 让我一次“怪”个够

  他的嗓音沙哑,母亲常笑说他是个“破锣嗓”,但自从十几岁时拿起吉他,他便为之着迷,此后几十年间与音乐相伴,被誉为“音乐顽童”。

  他的音乐生涯,细数起来,是“怪咖”进入主流的过程。他1986年进入流行乐坛,专辑全由自己作曲、编曲、演奏、演唱、制作,是台湾乐坛第一个这样做的全能歌手;他的创作加入许多西洋音乐元素,抒情风格的歌曲在当时十分卖座,但他并不乐于创作;他也是华语乐坛饶舌第一人,而饶舌在十几年后,陶喆、周杰伦等人横空出世后才被大众广泛接受。敢于尝试的同时,他也很在意市场,1989年,《让我一次爱个够》一时风靡,让他尝到唱片大卖的滋味,“唱歌应该要爽也要卖”。而与电视圈的深入接触,如1994年开始主持综艺节目《超级星期天》,到2012年接下《中国好声音》“导师”一职,也让他有更深入的听众基础。谈到他的“怪咖”徒弟吴莫愁,他的看法是,肯定是要让她怪下去,特色不能丢,但是考量市场和未来,“应该在她的特殊唱腔里,找到一个跟大家对话的机制”。

  “歌手在台上是孤苦无依的,只有靠自己。唱得不好,没有任何借口。”

  从最初的成名曲《让我一次爱个够》,到后来人们耳熟能详的《热情的沙漠》、《快乐颂》等歌曲,哈林的歌曲无不富于舞台表现力,他说:“我的音乐是感官式的,有一种听觉上的刺激和震撼。”在舞台上的他总是活力四射,肆意张扬。

  这种对于舞台的迷恋,与他的母亲有关。哈林本名庾澄庆,哈林是他的英文名。他父亲庾家麟是台湾政界要人,后来被称为“资深国大代表”,母亲张正芬是京剧名伶。小时候的哈林,上学有三轮车代步。

  但他在接受蔡康永访谈时曾说,相对父亲带来的特权身份,反而是母亲在舞台上“幕布一开,叫好不断”时,更让他有一点虚荣感。

  但他同时也看到:“妈妈脖子以上,光鲜亮丽。演完戏,戏服一脱,里面的罩袍都是汗湿透的。”

  母亲不希望他学戏登台,太苦了。但他考上台北工专机械科之后,疯玩吉他,组建乐团,渐渐也踏上了舞台之路。

  他所在第一个乐团叫“Oxygen(氧气)”,哈林犹记得第一次登台演出,在台北车

  站的一座大楼前,表演老鹰乐队的《Hotel California》,他当时任吉他手,到最后要表演一段solo独奏时,他一阵紧张,“所有的格子位置都不对了,我就是找不到那个弹的地方,一阵混乱之后就结束了这段表演”。

  初次登台的窘迫给他留下了教训:“台下要有两百分的准确度,上台才能有对半的效果。”

  后来他加入“云霄飞车”乐队,常在民歌西餐厅演出。当时许多餐厅唱歌还不合法,有时候一唱完,听闻警察来了,哈林从舞台上一跃而下,凑到一桌客人面前,佯装举杯共欢,逃过一劫。

  而出道前更密集的舞台锻炼发生在军队,服兵役后,哈林加入艺工队,不仅唱歌,也表演相声、短剧,积累了150多场的舞台经验。

  等到1989年的《让我一次爱个够》风靡全台湾,1990年他启动了个人演唱会,在台北、台中、高雄,每场演出观众都过万,在当时,他是台湾第一位举行个人户外演唱会的歌手。

  他的现场演出以火爆著称,今年他已经52岁,依然在舞台上肆意唱跳,他说:“歌手在台上是孤苦无依的,只有靠自己。唱得不好,没有任何借口,所以要锻炼身体。”

  “做音乐没有规则,要考虑的是,不合规则的东西,怎么让你听得舒服。”

  上世纪80年代初,台湾乐坛还未形成流行音乐产业,玩音乐是一回事,但哈林从未想过以此为生。

  在组乐团期间,他们大多翻唱外国乐队歌曲。等到快要服兵役,哈林和团员一起录了一张玩团告别作,而转拷录音带时,他需要找唱片行帮忙。唱片行老板恰好是写下《张三的歌》的音乐人李寿全,李寿全鼓励他写国语歌曲,哈林这才开始创作。

  在军队,以前互相看不顺眼的另一个乐团的成员张耕宇,恰好睡在隔壁。哈林半是炫耀地拿出自己写的歌给他听,“就是想说,看,我比你厉害”。

  张耕宇记住了他的歌,退伍后,他成为福茂唱片第二代老板,福茂此前是台湾惟一一家做古典音乐的唱片公司,可张耕宇找到哈林:“我要给你出唱片。”哈林成为福茂签下的第一个流行歌手。

  哈林花了很长时间做唱片,也有点彷徨,到底要不要以音乐为生?他跟音乐界的前辈讨教。一个企划宣传的前辈委婉地告诉他,他不适合唱歌。前辈的话让哈林感到犹疑,可张耕宇告诉他“:未来二十年、三十年,你如果没有做(唱片)的话,你脑子里会一直有一个问号——我到底行不行?”

  在上世纪80年代末,台湾唱片业蒸蒸日上,这是好运,既有伯乐赏识,唱片业也不缺钱,容许他一直创新。第一张专辑《伤心歌手》推出之后,反应两极分化,大众不怎么接受,但是业界有好评。哈林干脆再下一剂猛药,第二张专辑《报告班长》,是华语乐坛的饶舌音乐开山之作。哈林的唱片一张比一张更有稳步提升,他说起那几年,灵感丰沛,白天有各种事务要忙,晚上躺在床上,常有旋律飘入脑中,他在床头置一台收音机,有什么调子他就哼一哼,第二天起床再做整理。

  1989年,《让我一次爱个够》风靡台湾,创下40万销量。此后的90年代是台湾唱片业最繁盛时期,哈林笑称:“到后来,录音机渐渐只能录到打呼的声音。”唱片公司要求歌手一年到一年半要推出一张专辑,那段时期,创作对于哈林变成了一份工作,他形容,“有点像生产线的感觉”。

  但自从《让我一次爱个够》让他尝到市场的甜头,他在流行音乐事业里斩获颇丰,几乎每张专辑都有两三首热门歌曲,唱片销量有高潮也有低谷,一旦销量不佳,他会及时考虑,早作调整。最初写歌,他不写爱情歌曲,觉得跟大家太相似,后来自己的爱情歌曲《想念你》渐渐流行,他意识到:“谈情说爱,不得不谈。人的一生,两件事情,感情和事业,而且市场也需要爱情歌曲。”他由此扭转念头,但他的爱情歌曲自成风格,被称为“庾氏情歌”,少忧伤悲苦,多欢乐激情。

  他更多的时候也告诫自己:“不怕写不好歌,怕的是技巧、经验超越了你的感情。做音乐没有规则,要考虑的是,不合规则的东西,怎么让你听得舒服。” (文/姚璐)

【编辑:宋宇晟】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