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娱评:娄·里德,还原摇滚的冒险家

2013年10月29日 09:07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0)

  在摇滚乐历史上,有这么一张神奇的专辑,它在日后成为一张旷世的经典,还被《滚石》杂志评为500张最佳摇滚专辑的第13名,但这张专辑在当时的销量,甚至没有超过一百张。时至今日,那些在上世纪60年代曾经喜欢过摇滚乐,却错过这张专辑的老人,始终为自己当年缺乏判断而感到痛心不已。这不是因为他们错过了见证这张经典专辑问世的伟大时刻,而在于当年购买这张唱片的歌迷,因为受到其中音乐的影响,都纷纷走上了音乐之路,且成为了日后摇滚乐历史上知名的摇滚明星。这张专辑,就是1967年发行的《地下丝绒和妮可》(The Velvet underground andNico),而这支名为“地下丝绒”乐队的主唱,正是10月27日刚刚离世的娄·里德(LouReed)。

  娄·里德当然在摇滚名人堂里占有重要一席,但和许多与他齐名的摇滚明星又不太一样。他来自地下,也一直在地下,如今也终于长眠于地下。他从来没有达到如甲壳虫、U2乐队那样的商业成绩,也不像鲍勃·迪伦那样,影响了几个时代的大众。娄·里德更像是一个摇滚导师,以颓废的态度、嘈杂的音色、粗糙的手法、不妥协的精神,以及前卫和先锋的创造力,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摇滚青年,最终走上摇滚的道路。而他所赋予摇滚乐的朋克精神,以及地下本质,事实上也成为上世纪70年代之后,摇滚乐能够继续保持摇滚本质和精神的动力之一。即使一代又一代的摇滚乐不断被商业化吞噬,同时依然能够自我更新。上世纪90年代的另类音乐,10年前的非主流音乐,以及现在的独立摇滚,也都受到了娄·里德地下摇滚概念的影响。

  除了还原摇滚乐粗粝的本质之外,娄·里德也在塑造音乐的多重可能性,在与先锋艺术的多元拓展上,也成绩斐然。比如“地下丝绒”经典专辑《地下丝绒和尼可》封面的那只大香蕉,正是出自著名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的手笔,日后不仅成为这张专辑的代名词,也成为波普艺术的一个象征。而娄·里德音乐作品中诸多实验性的内容,也影响了日后实验音乐和电子音乐的发展。比如1975年的双唱片专辑《金属机器音乐》(MetalMachineMusic)中大量的噪音、失真和无调性吉他演奏,在日后影响了“音速青年”这样经典乐队的出现,间接形成了噪音摇滚美学的诞生。

  娄·里德无疑是摇滚乐历史上最具地下气质的摇滚音乐家。他和晚辈“涅槃”乐队的主唱科特·考本一样,用愤怒、撕碎、绝望、沮丧和颓废等等情感,表达了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爱。唯一不同的是,最后即使是科特·考本也成为了摇滚明星,而娄·里德却一直在地下。     (爱地人)

【编辑:鲍文玉】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