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私人订制》:落入套路的老幽默

2013年12月20日 15:56 来源:乌鲁木齐晚报 参与互动(0)

  某种意义上,《私人订制》,是冯小刚回归贺岁档喜剧的一部作品。冯导以贺岁喜剧被观众熟知,中途却有《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跑偏”至悲剧,如今重回喜剧类型,这让喜爱冯氏喜剧的观众兴奋不已。18日晚,首府人民电影院加映两场的火爆人气,也恰恰证明了这点。然而,记者采访的数位观众都认为《私人订制》愧对期待。诚然,由王朔编剧的《私人订制》依然还是王朔式“玩世不恭的幽默”,这显然不符合当下人们对喜剧片“笑果”的期待。但就影片本身来看,无论是片中对某些社会现象的讽刺,对人性的揭示,还是对环境的哀叹,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冯导的诚意。

  冷饭还是新酒?

  有人认为,《私人订制》的片名应该为《甲方乙方2013》或《2014春节联欢晚会小品集测试版1.0》更贴切。

  正是如此,《私人订制》开场不久,观众就惊讶的发现,所谓“私人订制”和《甲方乙方》中“好梦一日游”完全相同,而后,许多怀揣着“奇葩梦”的客户纷纷找上门,这也和《甲方乙方》类似。葛优还在,《甲方乙方》里的刘蓓、冯小刚、何冰,换成了如今当红的李小璐、白百何、郑恺。没了当年《甲方乙方》中想当巴顿将军的卖书板儿爷英达,想守口如瓶却嘴不严的李琦等等,多了想当领导的司机范伟,想变得高雅的庸俗导演李成儒,想变有钱人的清洁员宋丹丹。《甲方乙方》中忙乱出错的“好梦公司”如今变成了业务精确的“私人订制”,公司的宗旨是——成全别人,恶心自己。

  但《私人订制》并不像《甲方乙方》那样多线叙事,在《甲方乙方》中,四人组刚脱下美军伤兵的衣服又换上清兵的军服。一会儿是参加作战会议的将领,一会儿又成了溜须拍马的卫兵,叙事是多线索的。而《私人订制》叙事,则是线性的。影片分为三个故事,一个故事讲完再讲下一个。王朔依然旧时风格,经典台词层出不穷,取得了不错的“笑果”,但这种方式实在像极了小品。加之冯小刚是2014年春晚的导演,《私人订制》被调侃为《2014春节联欢晚会小品集测试版1.0》确实不冤。

  在一些影评人看来,冯小刚完全是在“炒冷饭”,借着当年的故事套路填充一些新的段子,结合一些当下的社会现象,就成了一部新电影,在故事上全无当年《甲方乙方》的惊艳。但也有人认为,“炒冷饭”和“老瓶装新酒”仅仅是一线之隔,关键在于故事有没有戳中人,有没有值得深思探讨的东西,而从此处谈开,就变成了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私人订制》究竟是冷饭还是新酒,似乎没有辨清的必要,对于观众来说,好看才是第一位的。但在这个问题上,记者采访的观众见解不一,大多数观众认为《私人订制》没有达到期待值,但依然“不错”。有少数几位观众则完全失望,观众马先生就说:“难看至极,从开始就想睡觉。”

  众口始终难调,期待似乎也总要被愧对。对于观众来说,冯小刚的名字,就意味着一场酣畅淋漓又意味深长的喜剧,面对《私人订制》,失望也是难免。

  喜剧还是悲剧?

  《私人订制》的喜剧片类型是毋庸置疑的,但在影片后半部分,情节突然开始向温情和悲情转变。

  温情的是宋丹丹“有钱人一日梦”之后,回归普通人生活时的淡然。换下华服,洗去妆容,孤单的背影走进逼仄的小巷,再配上忧伤的插曲《时间都去哪了》,那种麻酥酥的感动便向观众袭来。

  在《私人订制》的最后单元,冯小刚还附上了一个简短的“诚意奉送”,取名《道歉》。李小璐向被砍伐殆尽的青山道歉,白百何站在雾霾笼罩的北京天桥上向阳光道歉,郑恺跪在地上向开采煤炭后满目疮痍的大地道歉,葛优则坐在“五颜六色”并垃圾遍地的河边,向河流道歉。一时间,影片充满了悲情的气氛,此时的放映厅里,再无笑声。

  有人评论说,冯小刚拍悲剧片上了瘾,明明是喜剧片,非要添上一两笔悲剧的色彩,让人闹心。也有人认为,《私人订制》既然关注当下,就不能回避当下的问题,敢讽刺“表哥”,就得正视雾霾。由此深入,当然又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关于这一点,冯小刚在首映时,并不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只说就是让影片“好玩”起来,至于“担当”二字,如能有,自然是好的。没有,也似乎无伤大雅。冯小刚以喜剧片出名,《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也能赚足悲情的眼泪。此次,冯小刚似乎还想通过《私人订制》告诉观众,他冯导既拍得了喜剧,又拍得了悲剧,“悲喜交加”自然也不在话下。

  影片的最后,葛优用了一个“老掉牙”的段子结束了全片:电视台记者问他,你有一百万会捐助给别人吗?葛优回答:“会”,记者接着问,一千万呢?一亿呢?葛优依然回答:“会”,记者又问,你有一辆车会不会捐助给别人?葛优斩钉截铁地回答:“不会。”记者诧异,一百万、一千万、一亿你都捐,为何一辆车不捐?葛优答道:“因为我真有一辆车。”

  看到这里,让人一下就明白导演的用意,冯小刚想做的,无非是将影片后期营造的悲凉气氛冲淡,也将影片重新拉回喜剧格调。

  反讽还是劝慰?

  《私人订制》上映前夕,传出范伟台词没过审,需要修改的消息。影片上映后,相信很多人都会十分留意范伟的台词。范伟饰演的司机服务过三任领导,这三位领导都出了“问题”。范伟找到“私人订制”公司,圆一个领导梦,还梦想当一个清正廉洁的领导。于是,各种“官场故事”一一上演,其间,充满了讽刺意味。

  而后,又有人气导演李成儒“脱俗”走向“高雅”的故事,宋丹丹草根变土豪“高价买房”的故事。前者似乎讽刺了当下社会上艺术的“云里雾里”,后者则讽刺了高房价背后的黑心商人。这些故事中间还穿插了一个小故事,曹炳琨饰演的草根扮演廉政公署警员,冲进富豪的生日派对抓人,以此暗讽社会上的“仇富心理”。

  但如果只是单纯的讽刺,影片不免陷入一个庸俗的套路。《私人订制》的编剧是王朔,他显然不会这么简单。曾经有人评论《甲方乙方》是“大荒诞、小现实”,这个评价也适用于李成儒“脱俗”的故事,以换血脱去“俗细胞”,却留起了长发,弹起了棉花,一副高深到不知何处的模样。冯小刚导演的作品一向都是市场的宠儿,但也有很多观众认为他的作品肤浅和讨好观众。这或许一直都是冯小刚的一个心结,毕竟赢得了市场的认可是好事,但是总是有人认为他的作品没有深度,但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事物往往就是比较简单直接的,高雅和有内涵似乎和高票房很难挂上钩。冯小刚也许是借这个故事嘲讽了自己一把。

  宋丹丹高价买房的故事也十分“好玩”,别人买房嫌贵,她买房则嫌便宜。高房价背后的痛苦纠结,突然变成了房价不够高的痛苦纠结,这样的转换显得出人意料,又不落窠臼。

  但王朔总要显示一下自己的个性,反讽的同时,还不忘加入一些劝慰,比如每一个故事结尾,葛优都会以一个“过来人”的模样,说一些意味深长的话语。比如官场的事并非想象中的那般,又比如“庸俗”的导演变得“高雅”起来就不接地气、富豪其实每天都很累,等等。或许,这也标志着冯小刚心态的转变。

  影片开始向温情与悲情转变后,影片的劝慰氛围也变得浓厚起来,飞机晚点,四人组集体鞠躬,向所有乘客道歉,环境污染,四人组向山川河流道歉。正像片中葛优说的,人都有怨气,都需要发泄,一个道歉,或许就能够化解——这种理解不能算错,但这样的励志类型,对于宏大的社会问题和人性深处的弱点,显然,过于苍白和小儿科了些。

  还是老话,《私人订制》秉承了冯小刚之前贺岁片的优势,有鲜明的冯氏喜剧的风格,但照旧是不深刻的作品,内涵和意蕴的浅白,也因此,冯导的这部新作,被冠以小品之名。但,冯小刚一个“好玩”在先,似乎深刻不深刻,原本就不是他关心的问题。 文/本报记者李卿

【编辑:宋宇晟】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