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电影《囚徒》:失去孩子的父母成了心灵的囚徒

2013年12月27日 18:03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评家:安顿

  电影:《囚徒》

  导演:丹尼斯·维勒弗

  主演:休·杰克曼 、杰克·吉伦哈尔等

  时间:2013年9月20日(美)

  推荐指数:★★★★☆

  点评:儿童是世界的未来,孩子是一个直至几个家庭的中心,是无辜而纯粹的天使,有人举枪将天使射落在黑暗污浊的泥沼之中,这是站在了普世的善恶判断的对面。

  如果说世界上有一种题材的电影从一出生就注定会让观众备尝虐心之痛,那么,关于诱拐和虐待、残杀儿童的故事会被推为榜首。好莱坞生产的这类电影很多出自名家之手,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本·阿弗莱克、彼得·杰克逊等人,都有名作在前。2013年,导演丹尼斯·维勒弗推出了堪称年度最佳心理惊悚片的《囚徒》,由休·杰克曼和杰克·吉伦哈尔主演,算得上是对这一题材和前辈们的挑战与致敬。

  儿童是世界的未来,孩子是一个直至几个家庭的中心,是无辜而纯粹的天使,有人举枪将天使射落在黑暗污浊的泥沼之中,这是站在了普世的善恶判断的对面。做出这样禽兽举动的人,无论他或者她有怎样的隐情心路,无论这个人自己是否也是个可怜的人,他必须为他的作恶付出代价,人人得而诛之。

  《囚徒》展示和探讨的一切,服从于这样一个预设的前提。在美好而温馨的节日里,家长们惊觉两家的小姑娘已经有一会儿没露面了,原本孩子说是要去找丢失的哨子,等全家总动员到处去找她们时,两个孩子人间蒸发。那是像天使一样美好的两个小姑娘,6岁和8岁,人事未省。接下来的故事分成三条线,一条是一名极其敬业同时也非常专业的天才警探艰苦卓绝的寻找和一次次惊人发现,一条线是白人姑娘的父亲靠一己之力寻找犯罪嫌疑人并不断对貌似同谋实为受害人的弱智男孩用私刑的过程,还有一条相对隐蔽的线索,是绑架和虐杀孩子的老妇人冷静观望直至最终暴露。

  单独看一部电影和将同类题材的几部电影放在一起“横着”看,会有所不同,将《囚徒》和《换子疑云》、《可爱的骨头》、《失踪的宝贝》放在一起,则可以看到些异曲同工之处。

  当《囚徒》中休·杰克曼扮演的父亲因为女儿被绑架而情绪失控、神经质时,他的焦虑和痛苦与克林特·伊斯特伍德2009年导演的电影《换子疑云》中安吉丽娜·朱莉扮演的母亲非常相似,尽管他们的表现方式不尽相同。

  休·杰克曼因为愤恨警察的不作为而行动起来,将他认为的嫌疑犯抓捕并关押,殴打、用开水烫,以“她们在哪儿”这个问题贯穿整个私自审讯的全过程,形成严苛的心理压迫让对方崩溃。同时他自己也因为总是不能得到确切答案而越来越濒临崩溃,他一直在怒吼,但当警察将需要辨认的孩子的衣物照片呈现给他时,他忍着眼泪说“是她的”,声音低到自己都听不清。

  安吉丽娜·朱莉则是执著而持续多年地追问“有关部门”,在孩子失踪之后将自己彻底置于孤绝的生活中,除了一份糊口的职业必须应付之外,她的全部事业就是寻找丢失的儿子。她甚至很少说话,瘦成一把骨头的曾经的单身母亲后来的单身中年妇女常常眼神空洞地坐在儿子当年的小床上,温暖的回忆袭来,细节一一展现,直至泪如雨下……“沃特还没失踪的时候,我经常在他睡觉的时候,到他的房间来。就算现在我再也看不到他,也听不到他的声音,我还是能感觉到他的存在。所以我觉得沃特还没有死,我还能感觉到他……我知道警察说了什么,但是那个地方,还有那些尸体,他们没法进行鉴定……也许他希望我能够继续去找他……也许他还在什么地方等着我……”当神父说孩子可能已经不在人世时,这位母亲这样表达了她的固执和企盼。

  同样作为失去孩子的父母,他们同样成了心灵的囚徒,所不同之处在于,这位父亲囚禁了另一名无辜者而后又被真正的犯罪者所囚禁,这位母亲则一生活在期待之中,那是名叫希望的牢笼。

  当《囚徒》中杰克·吉伦哈尔扮演的警察顺藤摸瓜地一步一步走向真相时,他的痛苦和两难很像本·阿弗莱克2007年导演的电影《失踪的宝贝》中卡西·阿弗莱克扮演的私人侦探。警察从接下寻找失踪女孩的案件开始,一直表现得既专业又敬业,他有理智的分析也有天才的直觉,他最先意识到弱智男孩并非绑架者,最先发现了死在神父地窖中的人有可能与这些年的连环儿童失踪案有关,也是他最先找到了一直在试图还原绑架者的“迷宫”的生还者,当然,也是他最终找到并击毙了绑架18名儿童将其中大部分以迷药致幻并活埋的老妇人。

  可以说他所走过的每一步都体现着作为警察的职业精神,然而,也正是因为这种职业精神,使他在面对绝望的父亲充满臆测地通过绑架、私刑造就新的受害者时不可能袖手旁观。因此,观众会看到这个面目可憎、不讲人情的家伙,把有限的挽救孩子的时间分出一部分来追踪失去孩子正陷于精神困境中的父亲。事实上这也应该是现实生活中的两难吧,当人们公认的受害者以受害者的名义作出丧失理性的暴行时,站出来制止他的人,常常也会受到攻击。

  私人侦探的命运并不比这位警察好多少。深陷毒瘾的单身母亲失去了小女儿,引来大批媒体的关注,几乎没人相信这样的妈妈能承担抚育孩子的职责。情急之中,这位母亲找到了他,请他帮助寻找女儿,于是他踏上了一条艰难的路。随着调查,他发现自己正在被卷入这个地区最黑暗的中心,毒贩子、瘾君子、妓女……以往没有机会见识的城市的暗疮纷至沓来,让他也开始认为,如果孩子活着被找到、被交还到这位母亲手中,那么这个孩子的前程将何其暗淡甚至恐怖。然而尽管这样想,他还是信守承诺,要找到孩子。

  必须要感谢原著者丹尼斯·勒翰,他所设置的人生的两难之“难”远远超过了《囚徒》中警察的遭遇。在调查的最后关隘,私家侦探找到了孩子。孩子正幸福地和“绑匪”生活在一起,绑匪并非别人,而是城中有口皆碑的四名警察,他们不忍看孩子前程尽毁,才精心安排了孩子的“失踪”。同样作为一桩绑架事件的调查者,警察和私家侦探都挣扎在道德倾向和司法正义之间,前者要一边帮助一边惩罚受害者,后者要捍卫一个为公共道德所唾弃的人的基本权利,尽管他们在不同的故事中遭遇着不同的处境,但那份纠结,实在是如出一辙。

  在大多数时候,好莱坞电影会给出一个相对圆满的结局,特别是这种焚心的题材,更要在大结局时适当照顾观众饱受摧残的小心灵。在现实中,很多类似的案件悬而未决,但在一部电影中,更多的人希望看到坏人被绳之以法或者罪有应得。在这一点上,《囚徒》属于“从大流”,犯下滔天大罪且隐蔽了十几年的老妇人被当场击毙,她曾经的搭档丈夫死在神父的地窖里,她绑架的两名女孩终于得救,就连被她关进地洞里的休·杰克曼也因为不停地吹哨子而被警察发现。也就是拜结局所赐,这部可以说步步惊心、时时虐情的电影才有了一点点明亮的颜色。

  相比之下,彼得·杰克逊拍摄于2009年的电影《可爱的骨头》则没有这么光明。那是个更残忍的故事,天真的女孩被诱骗而后奸杀,灵魂迟迟不肯离去渴望给家人一些指点,为自己洗去沉冤,但是,灵魂终究只能行走天上,眼见得坏人逍遥法外就生活在家人身边却无能为力,她有一大把证据可以指证坏人,却只能在另一个世界里干着急。在这样一个故事中,坏人一直自在地活着,倒是遭遇丧女之痛的一家人不停地彼此折磨。也许,特立独行的彼得·杰克逊多少还是要顾忌一下观众的感受吧,他安排了坏人的意外死亡,让受害者灵魂安息,但无论怎样看,这个尾巴更像是所谓报应而显得有些无稽。

  写到这里,想到克林特·伊斯特伍德1993年导演的关于绑架儿童的电影《完美的世界》。逃犯绑架了小男孩做人质,而长期被母亲忽视的孩子与这个从小遭遇差不多的逃犯之间竟产生了类似父子的感情,当逃犯被击毙、孩子被救出之后,小男孩长久地回忆着自己被绑架之后的、短暂的甜蜜日子……也许这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特质吧,但无论如何,在此类虐杀天使题材的电影中,这是看起来比较美、比较单纯的一部。

【编辑:宋宇晟】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