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八旬牛犇:我愿将余生献给演艺事业

2014年04月10日 23:4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天津4月10日电 题:八旬牛犇:我愿将余生献给演艺事业

  中新社记者 张道正

  “我愿意将余生献给演艺事业。”10日晚间,年近八旬的著名演员牛犇在天津南开大学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如此表示。

  当晚,第21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南开分会场·第四届南开电影论坛启幕。电影《最后一头战象》作为开幕影片在南开大学展映,牛犇作为该片主演与高校学子交流演出心得体会,并在演出后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

  牛犇,原名张学景,中国老一代著名电影演员,有“影坛长青树”的美誉。

  “我是天津人,天津卫的。”采访刚开始,牛犇的口音就转成了“天津味”。他1935年出生于天津,现居上海。言及故乡,他很是感慨:“对老天津已经没有印象了,只记得家住天津河北西窑洼明发胡同,什么样子都不记得了,只记得这个地名。”

  1946年,11岁的牛犇就在影片《圣城记》中饰演村童小牛子;后在影片《清宫秘史》中扮演儿童角色。作为上世纪四十年代便是赫赫有名的童星,牛犇曾名列白杨、陶金之后。

  1947年,张骏祥在香港导演新片《火葬》,委托白杨选取一位饰演小丈夫的小演员,白杨推荐了牛犇。《火葬》在香港、台湾公映后,非常轰动,牛犇被新闻界喻为神童、童星,名扬一时。在港期间,牛犇还接连拍摄了《海誓》《大凉山恩仇记》《春风秋雨》等影片,反响热烈。

  新中国成立后,演员谢添捎信给牛犇叫他回大陆拍电影,牛犇回京参加了《龙须沟》的拍摄。后进入上影厂,牛犇又在《山间铃响马帮来》、《红色娘子军》、《天云山传奇》、《牧马人》、《棋王》、《活着》等几十部著名影片中扮演各类角色。

  “他们那一代是非常值得尊重的,我在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回想与沈浮、谢添,白杨、赵丹等老一辈电影人的合作,牛犇显得严肃又激动,“他们那一代人不像现在有些演艺人员浮躁,大家做事都是认认真真,一门心思创作角色,艺德上都是没话说。”

  “文革期间,有人说赵丹、白杨、张骏祥教坏了我,”牛犇告诉记者,“我觉得没有,我在这个大家庭里成长,学习知识,我从他们那一代人身上受益良多。”

  因在影片《牧马人》中生动地扮演牧民郭口扁(pia)子,牛犇于1983年获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第六届大众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从艺近70年,牛犇多次获得了国内外的电影奖项,他的演技受到了各方的肯定。

  “当初是为了生活,才进入影视圈。”牛犇说,耕耘了这么多年,已经非常眷恋这个事业了,离不开它了!(完)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