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舌尖2》选食物:要50元以下 要健康的

2014年04月23日 11:11 来源:南宁晚报 参与互动(0)

  再三推迟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以下简称《舌尖2》)终于在上周五裹挟着汹涌口水而来,吃货们早就在电视机前守候,不想擦口水的纸巾最后都用来擦了泪水——第一集《脚步》虽然端出了酥油蜂蜜、乐山豆花、蓝山裤带面、山东大煎饼、广东潮州春卷等美食,但美食却成了“配料”,做食物的人和故事才是“主菜”。

  据了解,总导演陈晓卿在《舌尖2》开拍前对所有编导做了两个指示:第一是只拍50块钱以下的食物,第二是要求分集导演与拍摄对象“谈恋爱”,真正融入寻常百姓家,拍出活色生香、接地气的画面。

  《舌尖2》到底想传达什么主题?导演组是怎么发现那些藏在深山人不知的美味的?接下来的7集有什么看点?总导演陈晓卿、分集导演李勇一一作答。

  记者:第二季这八集的主题是怎么设计的?食物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陈晓卿:第一集《脚步》很简单,就是“在路上”,主题是乡愁,从古代的路菜,到今天的食物变迁。下一集《传承》,主题是制作工艺的传承,《家常》(第四集)的主题是团圆,《相逢》(第六集)的主题是命运。每一集我们都不是根据食物来定主题,食物只是出发点,我们是通过美食看中国社会。

  记者:什么样的美食才能出现在“舌尖”中?

  陈晓卿:要符合几个条件:首先是健康,我个人喜欢吃卤煮火烧,但从健康角度来看,就不能拍它;第二是不装,很多菜假装自己很有文化,配点唐诗宋词,我觉得这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好的厨师不会这么做,把菜做好吃了就OK了,重要的是有自己的文化传承,而不是那些形式上的东西;第三,是要相对日常,更多的人能够吃到;第四要解馋,有个导演拍了大量的素食,很有意思,但一看就是有钱人家的吃饭方式,不够解馋。

  记者:你们是怎么决定要做哪些美味的?

  李勇:陈导对我们有个要求,就是出去调研不能开小车,要坐公共交通工具,因为路上也是一个获得信息的过程,要不断与人交流。所有的美食都是我们通过当地百姓、美食专家团队,再加上不停地走访才选出来的。

  记者:在拍摄过程中,你们吃过最好吃的东西是什么?

  李勇:别人可能觉得我们很爽,能吃到各种好吃的。实际上等我们拍完去吃时,很多菜已经凉了,不是它最美味的时候。

  记者:听说陈导还有个要求,只能拍50块钱以内的东西,为什么会有这个要求?

  陈晓卿:我觉得50块已经可以包含老百姓日常的饮食,最好吃的东西是用心做出来的。

  (杨 文)

【编辑:蒲希茜】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