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娱评:“弹幕电影”走红 只适合专场

2014年08月06日 08:34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0)

  动画片《秦时明月》的点映场启用了弹幕模式,观众可以边看电影边用手机发表评论,目前还在院线的《小时代3》不甘人后,也推出了弹幕专场,两部电影还为谁是“中国首场弹幕电影”掐了起来。

  弹幕最早多见于网络视频,从出现到盛行,大约有三四年甚至更长时间,之所以迟迟没能引入到银幕上,大约还是那点敬畏感在起作用,毕竟是电影,毕竟在影院,毕竟看电影是一种集体娱乐行为,非自家客厅。

  但弹幕走上银幕是迟早的事情。尤其是一些影片在宣传无噱头、还想再多收个三五斗的情况下,谁尝鲜谁就会吸引到眼球。而且,弹幕的确有市场需求,不少年轻人愿意接受这种娱乐方式,当片方、院线、观众都拜倒在弹幕的石榴裙下时,被“观影保守派”们视为奇耻大辱的弹幕就不可阻挡地来了。

  看“弹幕版”《小时代3》的观众,发出了“比上班还累”的叹息,骂出了这种做法“不要脸”的狠话,但这不会阻止弹幕作为一种新鲜事物在短时间内继续红火下去,说不定院线与片方还会达成“弹幕协议”,在弹幕内容、条数等方面进行一番规范,让弹幕成为电影娱乐的一部分,而不是单纯的乱说话、求交往。

  调查数据显示,一些人觉得弹幕“存在即合理”,没什么大不了的。不是这些人宽容,而是在弹幕还不能为绝大多数观众接受之前,只适宜搞专场。

  微博、朋友圈、贴吧、各种新媒体、交友软件……现代人在日常生活中愈来愈孤独,而社交媒体上瘾症却愈来愈狂热。在影院里,一个男观众不敢和身边陌生女观众搭讪,却大可以带着嚣张气焰发送弹幕,“7排5座的姑娘能把你微信号告诉我吗”?弹幕迎合了年轻人的无处不社交的心理需求,也满足了人们爱吐槽的心理,以强硬的态度对其打压,只会激起更多追求个性的观众们的追捧。

  弹幕会对电影票房形成新的刺激,不排除有的观众进影院,看电影属其次,主要是占领大银幕来满足自己的表达欲。至于弹幕的伤害性,没必要那么夸大,什么“亵渎电影”之类的说法,有扣帽子的嫌疑,当今院线上的一些超出观众接受底线的烂片,不就是用来满足大众吐槽狂欢的吗?

  笑点、槽点多的电影完全可以配弹幕,其他则要慎重或者干脆与弹幕绝缘。一些事物出现在娱乐场合,是件挺有趣好玩的事情,而出现在不适宜的场合,就有点自取其辱了。

  弹幕在银幕上的寿命有多长?我个人的判断是不会太长,在最初的新鲜感过后,弹幕很快会成为大家厌烦的对象,包括早期在弹幕上发表过心声的观众,也不会容忍那么多杂音和噪音——弹幕虽无声,但却是飞进森林里的乌鸦,有那么多美妙的鸟叫不去聆听,谁愿意忍受聒噪?(韩浩月)

【编辑:耿庆源】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