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韩寒的虚构能力值得怀疑

2014年08月12日 10:47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关键词:韩寒《后会无期》、本我/自我/超我

  女性咄咄逼人,男性唯唯诺诺,韩寒所创造的两性角色从一开始就是不对等的,无法形成有效的交流,使这部电影缺乏情绪的感染力。我对《后会无期》的总体感觉也是这样,挖开了一个小口,但没有能够深入,人物的命运始终只停留在一种姿态上,而没有太多实质性的变化。

  韩寒的电影处女作是一部公路片,也属于类型片,却是类型片里形式最讨巧、最自由的一种,可以容纳多个故事、多条线索,不需要太强的因果链。不管《小时代》多么俗烂,不受好评,但郭敬明至少展现了他虚构人物、结构故事的能力;《后会无期》恰恰让人开始怀疑韩寒的虚构能力,他能编好一个完整的故事吗?还是只能编这种串烧式的段落?

  前几天看到消息说,韩寒的《后会无期》票房已经突破5亿。今年是粉丝电影年,以韩寒、郭敬明为首,粉丝们撑起了总票房。不过,据我所知,有不少像我这样的非粉丝人士,进影院纯属想看看韩寒是否真有天资,看看他到底有多大的造化。

  与从担当、从见识看人的标准不同,我习惯于从能耐和潜力看人。中国不缺有见识的人,缺的是能把故事的起承转合讲得圆和大气的说书人。我希望韩寒是,并抱着这种期待进了影院。与郭敬明的抱团取暖,建立自我小王国不一样,韩寒深察人艰不拆的道理,因而显得更为世故一些。

  整体来看,这是一部完成度比较高的作品,有着不落窠臼的故事基调,举重若轻的表现手法,台词功力也颇为上乘,作为一部处女作,给我留下的印象远远超过《小时代》。

  一方面,韩寒将灰头土脸的青春、城乡二元差别等第六代着力表现的主题,纳入到自己的体系,继承了第六代对乡土的疏离,对卑微人生的体悟,这是他能压得住、有分量之处;另一方面,他又把80后的通脱和物质感加入进来,不像第六代那么苦逼,更轻盈和透气。但这也正是韩寒被知识分子诟病的地方,实用主义,太容易向利益妥协,“进三退两”的讨巧分子。

  在《后会无期》里,三个大男孩刚刚进入成年期,不满足于家乡的落后面貌,梦想把它打造成黄金海岸,但他们很快发现那不现实,因为家乡的山路太窄了,“路还没有车宽”,三人决定一路向西去寻找出路。韩寒的公路片就这样巧妙地跟经典名著《西游记》对接上了,志同道合的取经人,一路上遇到邪魔歪道,有惊无险地奔向终点。

  和一般的情节片不一样,《后会无期》带有浓厚的哲理意味,韩寒试图通过这部电影提出并回答80后如何安身立命的问题。当然,这只代表了韩寒个人理解的80后,不一定具有普遍意义。

  人物设置独具匠心。胡生蒙昧、低智,缺乏存在感,代表了80后人的本我;浩汉闯世界碰了一鼻子灰,因而变得愤世嫉俗、怀疑一切,代表了他们的自我;江河则单纯天真,逆来顺受,书呆子气,他代表了超我。这样三个人,构成了80后人的三个维度。《后会无期》的剧情围绕着本我、自我和超我所遇到的三重困境而展开:胡生兴冲冲去投靠周沫姐,但发现她在大城市混得也不咋的,积累了一身的负能量,把他们当倾诉对象;浩汉找到通信多年的“笔友”刘莺莺,她冷酷地告诉他,两人只不过是同父异母的兄妹;江河遇到苏米,一个“优等生鸡”,他们之间产生了微妙的化学反应。三个人里,超我实现了理想,多年后,他成了大作家,再次遇到所爱的女孩苏米。不过,电影也用嘲讽的笔触表现了成名后江河的茫然,他站在故乡的山头,满耳充斥着人们对他作品的肆意误读。

  在这里,可以看出韩寒对故事形态的把握。浩汉与刘莺莺的准乱伦情结,苏米角色的双重性,她既是不体面的妓女,又是黑吃黑的侠女——她和家人合伙诈骗嫖客的钱,有它的正当性,“嫖客就应该受到惩罚”。这些故事核在一般的商业片里不大常见,很硬,有力度,触及到了生存和社会的本相。

  旅馆逃跑时胡生被弄丢了,这个设定最有意思。人是经验的动物,刚成年的大男孩在经历过妓女之后,虽然只是最轻微的碰触,“别动,我给你放了静电”,懵懂无知的本我此时该消失了。

  有影评质疑胡生的丢失,觉得他丢得莫名其妙没头没脑,我觉得这个情节设定是有机的,符合本我/自我/超我的心理设置。在后来的叙事里,对胡生的寻找成为一条若有若无的线索,并引出广播节目的养狗男那么一个黑暗至极的故事。

  韩寒是个有暗黑思维的人,与浩汉——即该片的现实维度相关的情节,刘莺莺的谎言,养狗男,都黑得伸手不见五指,让人齿冷胆寒。与江河——即该片的理想维度相关的情节,比如遇见苏米,则显得矫情,加上演员的港台气质,这一部分尤其孩子气,剧力比较弱。

  钟汉良饰演的疯狂的摩托车手阿吕,则代表了理想主义。阿吕疯狂,语无伦次,看人极不准确,但整部影片里他活得最有目标,也最不盲目。他盗走了浩汉和江河的车子,把他们扔在国境线上,哥俩儿因祸得福,亲眼目睹了火箭发射。环环相扣,每一环节都是对前一环节的意义颠覆和延伸,这一点,韩寒做得很用心。

  《后会无期》里的年轻人有着共同的特质:来自小县城,父母的爱缺失,身和心都处于边缘状态。阿吕也如此,这个来自东莞的理想主义者,用“旅行者”的谐音给自己起了一个“阿吕”的绰号,“我特别不喜欢我的名字,我爸妈取的,所以,你们就叫我阿吕吧。”

  说到父母之爱的缺失,我想再多说几句。从50后60后的弑父、审父情结,到70后80后,变为孤儿情结,父母总是缺席,或者即使有父母,也只是懦弱无能之辈。孤儿情结反映了这一代人什么样的集体无意识?自恋自怜?渴望自我定义或者自我命名?我读新生代的作品不多,仅读过几本安妮宝贝的小说,女主人公全都是无父无母般长大的孩子,内心凛冽,在人生路上碰到如父如兄的爱人。

  《后会无期》主色调灰暗,演员均蓬头垢面(但一水儿都是偶像派明星),不刻意去迎合观众的审美,看惯商业片的人可能会不习惯,觉得粗糙,其实,这个片子打磨得很细致,许多话语都越琢磨越有味道,有些一晃而过的细节,处理得也颇有质感,比如淋着雨的小狗、爬半截掉下来的蜥蜴,像一些有意无意撒落的语句,搭建起它特有的表意空间。

  这部电影最大的问题出在女性角色身上。她们全都早早丧失了天真,只剩下漂亮的空壳。周沫姐像个假人,嘴里说着一套又一套不新鲜的犬儒哲学;苏米像一个在体验生活的女演员,有那么端着大小姐架子的妓女吗?干那一行也得敬业啊,何况外面有一群如狼似虎、等着冲进来捉奸的同伙,她是不是应该更积极主动一点,争取早点儿将猎物拿下,而不是像电影里表现得那么傲娇、矜持?最不可爱的是刘莺莺,这个女人既霸道又令人讨厌,除了交代情节,看不出来创作者的情怀。

  女性咄咄逼人,男性唯唯诺诺,韩寒所创造的两性角色从一开始就是不对等的,无法形成有效的交流,使这部电影缺乏情绪的感染力。我对《后会无期》的总体感觉也是这样,挖开了一个小口,但没有能够深入,人物的命运始终只停留在一种姿态上,而没有太多实质性的变化。

  最后要说说韩寒编故事的潜力。《后会无期》是一部公路片,也属于类型片,是类型片里形式最讨巧、最自由的一种,可以容纳多个故事、多条线索,不需要太强的因果链。不管《小时代》多么俗烂,不受好评,但郭敬明至少展现了他虚构人物、结构故事的能力;《后会无期》恰恰让人开始怀疑韩寒的虚构能力,他能编好一个完整的故事吗?还是只能编这种串烧式的段落?

  ◎木木

【编辑:罗攀】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