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陈可辛《亲爱的》:结构前后割裂,情感张力减弱

2014年09月04日 15:36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9月2日晚,由陈可辛执导,赵薇、黄渤、郝蕾、张译、佟大为等实力演员主演的纪实类电影《亲爱的》在清华大学进行了全国首场媒体点映。虽然该片在威尼斯颇受好评,但陈可辛坦言“我最怕的还是这场放映,毕竟都是中国人,对这个电影讲述的故事都很熟悉,作为香港导演,拍内地打拐题材,我真得很紧张,很怕大家说我拍得不对。”但是,从观影效果来看,陈可辛完全做到了“接地气”,剧情张力十足、演员演技出色,尤其是扮演失踪孩子父亲的黄渤,其对于小人物的精准拿捏,被诸多媒体观影记者赞誉为“殿堂级表演”。

  导演说

  我拍不了文艺片,没那个基因

  电影《亲爱的》讲述的是深圳一户离异家庭儿子被拐卖、父母二人经过漫长的寻找终于寻回儿子的故事。该故事的原型为“深圳寻子店”的彭高峰夫妇。《南方日报》也曾在2011年对此事进行过多次追踪报道。为了追求真实,电影大部分也在广州、深圳拍摄。

  此前很多人听到陈可辛要拍《亲爱的》,都以为他回到了自己擅长的文艺片路线,但陈可辛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最早想拍这个电影,是觉得“这个题材太好了,不能不拍”。他说:“两年前,一个同事拿了张碟片给我看,就是影片原型的纪录片,我觉得必须要把他拍成电影。这个故事其实离我很远,跟我的生活、认知,跟我拍戏的习惯风格都完全不一样。我从来没有拍新闻性的题材,没有拍过那真实的东西。但我实在被这个题材感动到了,所以就想,我能不能朴实地去拍一部没有我以前加了那么多调味料的电影,用最简单的手法去拍。然后我就找来《中国合伙人》的编剧张骥,让他把一个看似简单的故事,情节感人的故事变成了现在这样,跟社会发生更多联系。”

  陈可辛说,作为香港导演,自己对于这样内地的新闻题材其实很陌生,所以《亲爱的》国内首映让他异常紧张。毕竟生活的环境,以及各种社会背景都决定了他可能拍不好。“我跟所有合作的人都说过,我拍不了文艺片,我的电影都很有商业的计算,我不会拍一个非常像地下电影或是第六代导演的电影,我没有那个基因。好在这次我找来了6个最好的演员,从黄渤、赵薇、佟大为到郝蕾、张译、张雨绮。就在前几天做宣传的时候,大家不停地在说,这几年流行大卖的都是喜剧片,我说其实悲剧也不一定是文艺片,所以我们讨论了很久,后来觉得只有早一点放给大家看才行。这部电影9月26日才上映,但之前会办一些点映场,这样观众就是这部电影的宣传和见证,这部电影只能用人传人的口碑去宣传。”

  演员说

  拍得很艰苦,也很有压力

  陈可辛的《亲爱的》与刘德华的《失孤》其实源自于同样一个原型。但在《亲爱的》之中,黄渤用他“殿堂级表演”让大家见识到他的出色演技。虽然这次并不是黄渤第一次扮演小人物,但他的各种细节展现却是最近几年国内演员中最好的一次,其情感真挚,没有任何表演痕迹,尤其是几场哭戏,各种情绪拿捏得异常到位。

  对于这次的演出,黄渤坦言的确是一个“被虐”的过程:“拍戏的过程真心被虐得很惨。不是说拍得有多艰苦,而是每天都要进入到那种状态里,焦虑、沉默、担心,同时还要克制着不发作,进入这种状态,我的一个诀窍就是去背台词,只要把台词中儿子的名字换成我现实中的孩子,很容易就会有这种感觉。但问题就在于,进入了这种状态之后,想走出来又比较困难。所以一旦喊停的时候,我都会把张译拉过来,他比较会讲笑话。要不然的话,我都不知道能不能撑完这部戏。”

  以往大家都知道黄渤拍喜剧很擅长,但这次他的哭戏却是电影里的一大亮点。对此黄渤非常谦虚:“哭戏是男演员的一个软肋。我们是正常男性的表达方式,表演时你得把情绪强化出来,最后放声痛哭。我很佩服赵薇和郝蕾。赵薇是‘三峡大坝’,我做得最好也就密云水库。她甚至能控制流速和流量,而且心里有发动机,可以一直流下去……”

  赵薇这次在电影中的农村寡妇形象,也与她以往青春靓丽的各种角色相差甚远。很多观众认为,赵薇在这部电影中的表现将“预定”明年的各种电影奖项。不过,赵薇却解释说:“这个对我压力太大了。我没想过为了得奖去好好演。我只想把这个和我有差距有难度的角色塑造成功。奖项对我不是最大的肯定,导演和观众对我表演的认可,觉得我是可以进步的,这个才来的实在。奖项太遥远,而且太害人了,我不想这些东西。”

  观众说

  看得很感人,也很心酸

  如片名一样,《亲爱的》全片最核心的线索就是一个“情”字。从各方面看,《亲爱的》都是一部目前华语电影市场上难得的主题社会意义强的电影。片中呼吁社会关注拐卖儿童事件;有情节直指被拐儿童及家长身心健康的重要;更提醒家长切记看好孩子,这可能是影片最接地气的功效……

  观影之后,记者随即采访了几位观众,一位姓崔的年轻未婚女子表示,片中两个令人心酸的镜头让她印象深刻:“辛苦找回儿子的黄渤,连半夜上厕所都把孩子扛在身上,生怕再丢了。这一幕让我看得胸口发闷。另外,作为人贩子的妻子,赵薇蹲在社会福利院的空调上,偷看自己‘女儿’(实际是丈夫拐来的)的那一幕,同样让我心酸不已。”

  “郁闷与心酸”也是《亲爱的》观影之后记者们普遍的情绪。真正拐孩子的坏人,片中连个正脸都没露就死了,而片中所有的主要人物,都是可以理解的好人。这样一来,本片没有设置一个供观者情感宣泄的出口。有记者表示:“本片的结构前后割裂,前一小时是黄渤和郝蕾如何抢回自己的儿子,后一小时讲赵薇如何和律师佟大为策划抢回养子,虽然小孩不是同一个,但这样的反设置依然会导致故事的情感张力逐渐减弱。这也使得许多人在整个观影过程中都没有想哭的冲动。如果要给本片的技术环节进行比较,只能说,这部电影的表演最强,其次是导演,再次才是故事。”

  记者 郑照魁

【编辑:耿庆源】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