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虐星”真人秀:悲情消费何时能止?

2014年11月15日 09:07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第四季度活跃在荧屏的真人秀中,以“虐星”作为卖点占了主流,但是引起我的关注的还有一些消费悲情的节目,比如把女星送到农村家庭去当“临时妈妈”,比如贩卖隐私痛苦吸引眼球的某真人秀。节目中弥漫出来的悲情消费让我无奈,这些背后是不是一种畸形的审美心理在作怪?真人秀大篇幅展现他人痛苦是否有必要?它对参与节目的孩子们是否会造成新的心灵伤害?这些问题值得我们严肃思考。

  逻辑:

  观众希望看到别人惨?

  在某档节目中,女明星们嫁到农村做临时“妈妈”,所在家庭的老人和孩子都是因为某种原因失去了妈妈、媳妇和女儿,也就是他们身上都有悲惨的故事。节目中痛哭的场面出现过多次,凄惨的现实被女星们有意无意地数次提及乃至深挖。对中国观众来说,恐怕这也是难以抗拒的泪点。每次看到这样的情景,有人会叫好,有人会触动,有人则大声斥责称这样太残忍。

  以他人悲情为卖点的真人秀节目举不胜举,前不久就有产房真人秀,不但有诸多孕妇生产前后的受苦细节,还有传统婆婆看到生的是孙女时一脸嫌弃的表情,从而导致婆媳不快等。

  一些二线卫视常年播出的一众情感真人秀中,也大量展示了不和夫妻,失独老人,仇恨兄弟等内容,可怕的是,这一类节目的收视率还不低。甚至有节目直播嘉宾丧女之痛。

  另一档谢娜当导师的真人秀中,前国家体操队队员董震则说自己为了参加悉尼奥运会,错过和病危父亲见最后一面,说罢便又是一阵大哭,一向大大咧咧的谢娜此时也忍不住落泪,直到身边的李小冉起身安慰,她才平静下来。

  这些节目的制片方都解释说拍摄这些片段都事先征得当事人同意,不会纯粹以贩卖隐私痛苦吸引眼球,但这并不构成节目消费悲情的天然的充分条件。

  溯源:

  悲情消费其来有自

  实际上,悲情消费的文化娱乐现象其来有自。以前在音乐选秀中,选手往往还没唱歌就开始讲凄惨身世和艰辛的奋斗过程,搞得一众评委潸然泪下,还默默地为讲述者加分。直到最近,还有某档“男儿选秀”,选手李沙伦弹琴之后就说母亲有严重的抑郁症,为了照顾母亲他放弃去美国顶级音乐学院学习的机会,郭敬明、刘晓庆、萧亚轩三位导师都被感动得全票支持。

  这些真人秀和音乐选秀都在说明,这个时代普遍畸形的审美成为“悲情消费”背后的逻辑支撑:看到陌生人比我惨,客观上会觉得世界残酷,但主观上会感觉到更有力量,进而引发所谓的怜悯之心。

  争议:

  制作讨巧,伦理站不住脚

  由此,这类真人秀制作引发不小的争议:悲情消费是否有必要?真人秀当然就是以展现反差为宗旨,所以比较固定的路数就是把明星扔到极端的环境里,重点之一就是跟城市存在发展差距但是很传统的农村。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以为把明星们在这种环境下的状态体现出来应当是节目最大的出发点。从节目制作的角度来说,博观众一笑有点难,但刺激泪腺就容易得多。可是,节目虽然无法回避对这些家庭的介绍,却也没有必要进行过多展示,这在制作上很讨巧,却在伦理上站不住脚。

  这些明星或许内心真正想去了解对方,也出于女性的柔软去试图短暂填补孩子和老人心中的情感空白,但其呈现出来的悲情有时候难免失真,因此,他们也被观众认为“矫揉造作”“装”:“你真的能够体会到那些悲情吗?谁知道你的泪水是不是眼药水呢?”

  追问:这些都该停止了

  有人会说,有些伤疤你只有揭开它,晒出来,才有可能愈合,心理才有可能更强大。但是这些孩子都还是处于少不更事的年纪,过早面对和承受这些伤痛,对他们的成长会不会适得其反?

  如今在真人秀中体现出来的悲情,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注意,作为大众传媒一分子的电视,有引导社会审美的责任,因此,在悲情消费的可能性、范围和尺度上应该谨慎拿捏,而不是为所欲为。

【编辑:李萌】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