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国产片“青春饭”都快熬馊了

2014年12月11日 09:44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致青春》,打胎;《同桌的你》,打胎;《匆匆那年》,打胎。敢情现在没有打过胎的青春都算不上青春,不如电影名取的直白一点好了,《致打胎》《打胎的你》《打胎那年》《那些年,我们一起打过的胎》!”

  这条网上热传的微博,调侃的正是当下热映的《匆匆那年》。该片上映六天,票房突破3亿元,成为市场黑马。但与此同时,这部影片的口碑却越来越差。不少观众吐槽,国产青春片的狗血老套路,在这部影片里全面爆发。

  回忆都从婚礼开始

  在参加高中老同学婚礼时,陈寻回想起了自己的初恋方茴,他与她在高中校园里相识,体验了人生中第一次怦然心动。这是《匆匆那年》的开头,听上去很浪漫是不是?可是想想此前热映过的《那些年》和《同桌的你》,这三部电影的开篇部分简直像是一个模子里复制出来的,都是男主角去参加一个老同学的婚礼,然后在婚礼上碰到从前的几个同学死党,开始回忆从前的校园爱情故事,一起干过很傻、很天真的事。

  这样的叙事模式,看一次会让人觉得新鲜,看三次就让人忍不住要吐。接下来的故事也是大同小异:毕业前,几个死党在校园内外各种瞎玩;毕业后,大家各自痛苦;至于校园恋人,没有一对儿是分不开的。《那些年》《致青春》《同桌的你》《匆匆那年》全是这个故事套路,都已经“约定俗成”了。

  相似的还有青春片里的人物,男女主人公永远是五六个同学死党,类似三男两女的角色关系。在《匆匆那年》里,这样的角色配置再次得以重现:三个男生,一个负责耍帅,一个负责搞笑,一个负责厚道;两个女生,永远是一个清纯含蓄,一个是热情泼辣,必然被不同的男生热烈追求。至于片中长大成人的男主角,回忆青春必定是沉重不堪、顾影自怜、如丧考妣。好像青春片就得这么玩深沉,不苦大仇深思想内涵就不深刻了。

  情怀不够老歌来凑

  一连串热卖的青春片里,最让人困惑的桥段当属堕胎这件事。《致青春》里的阮莞堕胎,《同桌的你》里的周小栀堕胎,到了《匆匆那年》,方茴也堕胎去了,唯一的进步是她坚决不要麻醉药。青年导演张猛最近也想拍青春片,收到一大批剧本,几乎每部剧本里都写到女生堕胎。“我也经历过青春期,怎么就没让人堕过胎?”他郁闷地说,国产青春片千篇一律,完全脱离现实生活。

  但是,观众要是指责青春片导演们情怀不够,他们肯定不乐意。为了显示出影片的年代情怀,各种昔日流行老歌便在此类影片里乱入。《匆匆那年》为了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就用了当年电视剧《还珠格格》的主题曲《当》、动画片《灌篮高手》中的《好想大声说喜欢你》,还有张信哲的老情歌。类似这样的怀旧手段,触及了耳朵却未必能触及灵魂,偶尔听听也就罢了,指望观众真能感动得痛哭流涕,似乎没戏。

  当然,电影导演们还有别的招数,就是硬往剧情里狂塞各种历史事件,以此来显得自己是有思考能力的。《同桌的你》,提到了1999年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一事,以及2003年的非典;《匆匆那年》则带观众复习了迎接新千年和申奥成功的历史瞬间。可是拜托,影片主人公经历的青春不过是寥寥数年前的事情,非要生拉强扯时代大背景抬高自身,结果只能是弄巧成拙,越发显出一种无病呻吟的浅薄。

  大拨青春片正袭来

  不客气地说,《匆匆那年》所表现的青春,既不是普通人的平常青春,也不是特立独行的残酷青春,而是已经泛滥、形式化的伪青春。编剧马庆云调侃,这一类型的电影故事,已经可以车床生产,在哪里亲嘴,在哪里上床,在哪里堕胎,在哪里分手,在哪里感慨青春已逝,都已标准化了。

  可是,为什么年轻观众对这一类型的电影如此狂热?编剧苏健笑道,遇到这种青春片,很多观众在进入影厅的那一刻,其实已经放弃思考电影本身了,只要看一些怀旧的元素和老桥段,看到白衬衣、教室和宿舍,就会自动脑补自己那时候做了哪些缺心眼儿的事。正如网友所说,《匆匆那年》就是一部自助餐式的电影。

  说实话,大部分人的青春,没有那么多狗血的经历,更多是成长过程中发生的平凡的事情。只是,对这些青春片主创们来说,不会关心普通个体成长中的烦恼、苦闷和欢乐,唯一聚焦都是校园早恋,一帮狐朋狗友之间的破事儿。苏健说,校园生活太相似,青春片只好相互抄袭、落入窠臼。

  明年接下来还有一大批似曾相识的青春片。饶雪漫的小说《左耳》、明晓溪的小说《泡沫之夏》将被搬上大银幕,再加上最新启动的《何以笙箫默》,已经筹拍的《栀子花开》《一生有你》,清一色的校园爱情片,继续迎合80后、90后。可是,在《匆匆那年》“匆匆”榨取了青春片的剩余价值之后,国产片的“青春饭”眼瞅着就要馊了。  本报记者 周南焱

【编辑:鲍文玉】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