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娱评:中国青春片应摒弃忧伤和欲望的简单宣泄

2015年05月11日 14:04 来源:深圳商报  参与互动()

 

  苏有朋导演处女作电影《左耳》在全国上映,票房大热。这部改编自“文字女巫”饶雪漫同名小说的电影,能否让“五阿哥”像“小燕子”赵薇一样华丽转身,获得票房与口碑的双赢,着实引人遐想。

  近年来,在大小荧幕热映的《致青春》《小时代》《匆匆那年》《何以笙箫默》等影视作品,掀起了一波又一波集体怀旧潮。不难发现,他们都有同样的特征:从(网络)畅销小说直接“拿来”,加以商业化的改编与创造,凭借积攒了多年的人气,借助当红明星的“品牌”和“颜值”,辅以现代化的营销策略和宣传造势,电影大卖的同时也延展出青春怀旧的种种话题,彼此呼应,相辅相成。

  青春电影为何如此受欢迎?正如《左耳》插曲中所唱的,“听不清的耳语最诚恳,看不到的内心都忠贞”。模糊的情境和人物,会让人们不自觉地将其美化,这是大脑机能的直接反应。人生就是一场旅行,而青春无疑是这场旅行中最精彩的风景,因为逝去所以珍贵,因为短暂所以永存。电影主创们正是抓住了观众们这个心理。银幕上,青春靓丽的明星们演绎着校园爱情的相似蓝本:纯美的好女孩、叛逆的坏女孩,阳光少年、痴情备胎,相识、相恋、吵闹、分开……银幕下,忠诚的80后、90后读者们也乐意在主人公兜兜转转的情节中寻找自己青春的影子,于绚烂光影的快速闪回中,回味一把早已远去的青春味道。

  另一个原因,用法国学者鲍德里亚的话来说,“符号消费蔓延的时代,我们的生活方式与其说重视使用价值,不如说作为社会的解读细胞,通过解读物体所有的符号价值而选择消费的对象。”现实生活中,正处于人生打拼阶段的80后、90后们,面临着房贷、孩奴、学业、事业等重重压力:坚硬的现实需要迷离的柔软来抚慰,压抑的生活需要自由的青春来释放——哪怕这样的青春肤浅而又遥远。于是,青春片的出现为他们提供了发泄的出口。当唯美、伤感、纯真、时尚乃至死亡等元素聚合在一起,青春片似快餐虽无营养但可充饥。当篮球、黑板报、白校服在青春片里强势回归,连优美插曲都是“林夕+王菲”,“林夕+赵薇”这样的华丽组合,商业化魔力裹挟着青春的种种记忆符号,总有一款击中观众的心灵和钱包。

  但是,层出不穷的怀旧青春片也受到各方舆论的诟病。不久前,《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71.4%的受访者认为当下青春片不是自己青春写照,60.9%的受访者认为青春片中的某些情节会对青少年造成误导。不知这会不会是青春片热销的转折点,但肯定是一个有力的警醒:摒弃格式化的戏剧效果,摒弃忧伤和欲望的简单宣泄,立足于现实生活的根基,潜心创作出不一样“青春之歌”,这是一个迫切的话题。

  如何勘破怀旧青春片的票房迷局,让年轻人不仅看到青春的迷茫与忧伤,还要看到青春的本真与力量,如何让青春片成为一代人的经典而不仅仅是“匆匆那年”的谈资,显得更为真诚而有意义。“颜值”与“价值”、票房与理想、欲望与坚守……这些都有待我们在静于喧嚣华丽之外,理性地思考与兑现。(斯涵涵)

【编辑:耿庆源】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