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娱评:对抻长的电视剧说不

2016年10月12日 14:46 来源:天津日报 参与互动 

张魁兴

  《全球电视剧产业发展报告(2016)》日前出炉,报告对2015年度国产电视剧发展情况进行扫描,其中提到:相比2014年,国产电视剧出现了部数减少、集数增加的现象;平均看来,2015年每部电视剧的集数比2014年多了4.7集。这一数字与大多数国产剧观众的观感大体相近,国产电视剧越拍越长的毛病,似乎已经演变成“流行病”。

  有伟人曾说,写文章要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要像封建社会老太太的“裹脚布”那样又臭又长。现在的电视剧就犯了这样的“流行病”,动辄七八十集,大有加把劲要上百集的意思。如果是剧情需要,还有意思,电视剧长点观众也不会烦。但现在的情况是,电视剧多的只是集数而非内容,这就让观众讨厌了。比如,一个前情回顾弄十分钟。再比如,“这里是一个人。”“十一个人?”“不是十一个人,而是一个人。”这都是什么玩意儿啊?这样抻拉电视剧,不是拿电视艺术开玩笑吗?拍电视剧不是拉面,怎么能使劲往长拉呢?再说,面条的长度是受面的筋道限制的,不可能老拉,电视剧怎么能想抻多长就抻多长呢?

  电视剧的长度不仅要受剧情的影响,还得接受艺术规律的约束。一部电视剧到底拍多少集合适?可以说,目前还没有固定的框框,但是大致的范围还是有的,古装稍微长点,现代都市剧三十集左右是合理的,再长观众就有意见了。一是内容太“水”,有的电视剧隔了一星期没看,竟然还能与前情衔接。二是电视剧太长,长期霸占荧屏,让不喜欢的观众不看也得看,影响观众的选择权。

  拉长电视剧不是电视工作者的本事,能把电视剧限定在合适的集数内,让每一集都节奏紧凑内容丰富,才是电视人的本事。按说,现在的电视产业人才辈出,有这个本事的人应该不在少数,可是满荧屏的电视剧,如今就是一个赛一个的“水”,一个比一个长,为啥?

  要我说,是有些电视人的品质出了问题,造成了两种现象:一是为了分摊片酬成本拉长集数。一个艺人的片酬是受演艺的水平和工作时间长短限制的,按劳取酬或按贡献分配,但有些艺人的要求极为不合理,片酬也打包,一部作品就固定要多少多少片酬。二是为追求高利润随意拉长电视剧。有制片人透露,一部有一线演员参演的国产剧投资基本在1.7亿元上下,而市场售价的普遍水平是500万元一集,如果拍成30集,就收不回成本。要想赚钱,唯一的途径就是把电视剧拉长到50集或70集。而一些电视台也乐得这样做,因为广告周期更长,利润更大。这样,电视剧生产方和播出方是收回成本赚钱了,但观众就像吃了“注水的猪肉”,心里老大的不舒服。

  也许有人会说,拉长电视剧是市场的因素,不能把板子打到电视人身上。其实,这是在狡辩,电视市场的要求是生产适销对路的优质电视剧,没有人让你生产“注水的猪肉”。那么,如何把电视剧的长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呢?或许可以依靠电视人的自律,但道德没有那么强的约束力。要控制电视剧的长度就需要强有力的措施。一是制度层面,要限制超长电视剧,尤其是“注水”电视剧的生产和播放;二是电视台购买电视剧要与电视剧品质挂钩,避免购进又臭又长“裹脚布”一样的电视剧;三是要引进观众评价机制,让观众有话语权,如果电视剧质量有问题,就要强制电视剧下架,绝不能强制观众“吃苍蝇”!电视剧毕竟是为了娱乐观众身心的,电视剧不健康不能让观众愉悦,引入下架机制才是符合市场规律的。

【编辑:鲍文玉】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