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一年热演百场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为什么这样红

一年热演百场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为什么这样红

2019年12月06日 14:41 来源:新民晚报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任长河奔流 无声去 唯爱与信念 不辜负

  一年热演百场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为什么这样红

《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 记者 郭新洋摄
《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 记者 郭新洋摄

  本周日,上海歌舞团将在国家大剧院举办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百场纪念演出专场。自2018年12月20日启动首轮试演以来,短短一年时间,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已经在全国各地巡回演出100场。

《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 记者 郭新洋摄
《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 记者 郭新洋摄

  更让人惊喜的是,不止是2019年完成了第一个“百场”,这部舞剧在2020年、2021年的档期也几乎被抢空。全国各地,但凡是舞台设施符合此剧舞美布景要求的剧院、剧场,都纷纷前来邀约,且大多“起步价”就为4场。第二个“百场”、第三个“百场”指日可待。被“追”了整整一年的上海歌舞团团长陈飞华,面对炙手可热的“电波”现象分析道:“大家都看到了这部剧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奖杯口碑双丰收

  “长河无声奔去,唯爱与信念永存。”如果舞剧界也有流行语评选,那么这句曾伴着红色电波的滴滴声,一次又一次印刻在人们脑海中的关于理想、关于信念的誓言,将是这一年来最直指人心的金句。无数观众被这看似微弱却不会消逝、看似缥缈却实实在在牵动心弦的“电波”感动、震撼、鼓舞。他们心甘情愿被“圈粉”,主动充当“宣传大使”,将这部好剧推荐给身边每一个人。毋庸置疑,红色“电波”已然成为当代中国舞台艺术界的一种文化“现象”。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无数革命先烈曾在这里英勇就义,这座城市有着光荣革命传统,传承着红色基因,承担着重要使命。创作演出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就是向英雄致敬,向革命先烈致敬。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以“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李白烈士的真实事迹为素材,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原创,融入青春色彩、红色记忆、浪漫情怀、谍战氛围等元素,借助舞剧的独特表现形式,对红色经典进行全新演绎。舞台上,石库门、弄堂、马路、报馆、旗袍裁缝店等老上海的城市特色一一呈现。高度凝练的舞剧叙事、唯美的意象表达、灵活写意的舞台布景和谍战的紧张悬念,再现了为党的解放事业而壮烈牺牲的英雄形象。

  2019年,该剧先后获得了第十六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奖杯”和“口碑”的双丰收,很好地彰显了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在当代社会的巨大影响力和时代价值。

  观众都成“自来水”

  “是我孤陋寡闻吗?现在舞剧都能这样有质感了……”一度被认为是小众艺术的舞剧,因为一部和经典电影同名的“非典型性”红色题材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刷新了人们的想象,从小众走进大众视野。

  豆瓣上,这部舞剧的评分高达9.5。最初听说要将《永不消逝的电波》改编成舞剧,业内业外好多人都觉得难以置信。网络上,有第一次看舞剧的观众这样说:“看了半天才明白,原来舞剧是不说话的。可让我惊讶的是,这部不说话的剧我居然看懂了,还看哭了。”还有五刷六刷,甚至买了飞机票“追着看”的电波迷。

  据悉,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一推出,受到了市场和观众的青睐,特别是80后、90后、00后的关注和追捧。迄今,该剧已在上海累计演出50余场,均是抢购一空,一票难求。

  可见,优秀的艺术作品、深刻隽永的题材、感人肺腑的表演从来不会受制于任何剧种或是形式,也不会因地域或是语言的隔阂所耽误。好剧,不论何时遇见,一眼定情,让你心甘情愿地成为“自来水”。

  不拘一格拓新路

  当代舞剧要怎么做,才能引人入胜?红色题材如何处理,才能出新出彩?这是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主创们问了自己无数遍的问题。最终,他们决定不走寻常路,越是经典越是需要守正创新,不拘一格才能开创新世界。

  于是,人们在舞台上看到了多媒体的运用、电影质感的呈现。主创们与时俱进,考虑当代青年观众的审美习惯和观赏需求,用多重时空来构建舞剧叙事,以现代审美来传达悲壮情怀。陈飞华力邀编导韩真、周莉亚等业界优秀专家加盟搭起了主创团队,历经两年之久的选题孵化研讨,多次采风考察。

  初排阶段,全体主创和演员朝十晚十扑在排练厅里,用三个多月时间拿下创排任务。为了营造多变场景,在舞美布景设计上通过26片可移动的景片,在电脑编程的统一调度下,逼真呈现。为了还原紧张的敌后工作氛围,所有道具、服装均力求真实,精益求精。电波声作为全剧的点睛之笔,每次出现的时机,更是一遍又一遍地现场磨合。

  一部舞剧的成功靠的就是大胆实验、守正创新,拼的就是不厌其烦、精益求精。正是有了这样的工匠精神与执着付出,才有了舞台上这缕牵动心弦、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电波”。 本报记者 朱渊

【编辑:田博群】

文娱新闻精选: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