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谍门”闹剧告终:那有剧情的竟然是新闻——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娱乐新闻
    “间谍门”闹剧告终:那有剧情的竟然是新闻
2009年06月16日 17:09 来源:新民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随着方静在CCTV新闻频道的重新亮相,一场“间谍门”的闹剧就此告终。幸亏方静是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也幸亏央视的领导速战速决以这种方式为其正名,倘若换了别人,会如此快捷地从污泥浊水中“幸免于难”吗?

  看过台湾戏剧大师赖声川的作品《这一夜,Women说相声》,里面有一句台词:“你看啊,没嗓子当歌星,没身材当模特,没有表情当演员,没有剧情当连续剧,那有剧情的竟然是新闻!……”顿时,观众哄堂大笑,我却实在笑不出来。这台词无疑是对现实文化生活绝妙的讥讽。可是,“那有剧情的竟然是新闻”刺得我如坐针毡。吃着“新闻饭”的人,想必对此都不是滋味吧!

  孰料,这种窘态几乎每隔几天就要重现一次,“那有剧情的竟然是新闻”简直鬼使神差,屡屡挑战我们的神经。这不,“间谍门”走出“客里空”。那位曾代班主持过央视《焦点访谈》的北大副教授阿忆,在其博客里爆出“方静妹妹为便于获取军事情报外泄,申请去主持《防务新观察》,终于5月12日夜晚被捕”的骇人消息,“那有剧情的”竟然成了新闻!这位阿忆先生,既曾做过新闻人,眼下又在新闻与传播学院教书育人,却何以会炮制这无中生有的弥天大谎,着实匪夷所思。莫非是为了做一场游戏,检验博客的传播力、新闻的公信力?抑或突然思维短路、脑子进水?

  不过,博客毕竟属于“私人日记”范畴,并非大众传媒,可不足为信。诚然,身为公众人物,又涉及另一个公众人物,在公开的“日记”里,也绝不能信口开河胡说八道。但是危害更大的,恐怕是一些大众传媒的记者喜欢从名人的博客里“翻箱倒柜”,扒拉线索,一经发现什么“那有剧情的”东西,便如获至宝,迫不及待地将其搬上版面,“转正”为新闻。也有些记者明知这种“新闻”水分嗒嗒滴,个中颇有蹊跷,却为了“不甘人后”,“吸引眼球”,便以求证的口吻,或在陈述句的标题上打个问号,貌似质疑、不确定,客观上则扩散、炒作了虚假信息。这尤其以某些“娱记”为甚。近年来,连有些权威的传统媒体亦未能“免俗”,直接将博客等网上传言扒过来,将其乔装打扮为“新闻”。而一旦有传统媒体率先将网络传言变身为“新闻”,其他传媒便一哄而上,以讹传讹。去年汶川地震中广泛流传的那条著名的“母爱短信”报道,便是网络传播乱象的典型代表作,至今未能证实其乃真切发生过的真人真事。而上月地震“周年祭”之际,“母爱短信”却再次现身于多家主流媒体。可见,虚假不实报道的“威力”之大,也足见作为“新闻生命”的真实性原则屡遭折磨、摧残,是何等“弱不禁风”啊!

  新闻工作的职业精神、道德操守、专业素养,最终交汇、聚焦于新闻真实性的秉持和坚守。最近,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推出《关于采取切实措施制止虚假报道的通知》,八项措施条条有的放矢,而眼下最紧要的是贯彻落实。“间谍门”风波平息了,而那些当事人则“只当呒介事”,轻松滑脚,就像那位始作俑者玩世不恭地写一句:“方静赢了有什么不好?方静赢了,祝一路平安,祈福,特此”,便欲轻飘飘溜之大吉。更严重的是“那有剧情的竟然是新闻”依然生生不绝,“客里空”的幽灵仍在游荡。怡然

【编辑:李季
    ----- 文娱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