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天王 就被这样消费——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娱乐新闻
    四大天王 就被这样消费
2009年09月28日 10:42 来源:精品购物指南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文具盒上的大头贴,随身携带手抄歌词本上满溢的情歌金句,整墙壁的明星海报,边上学边跟着哼唱的卡带,情书里“肉麻”的“对你爱不完”,深夜街角的“我和你吻别”,明明不会粤语却拎着嗓子在卡拉OK里嚎着“丫黑走过德意贼(一起走过的日子)”;一脸青春痘却拼命往脸上抹霜装黎明,满头定型摩丝就为了能弄出郭富城式的中分造型……王朔曾愤世嫉俗地说,80后都是含着港台文化垃圾奶嘴长大的一代。但所有的审判和所有的鄙视都无法否认和抹杀那个群星璀璨的岁月,那个疯狂的偶像崇拜岁月。

  1992年,香港发行量最大的《东方日报》第一次引用佛教中“四大天王”的说法为张学友、刘德华、黎明、郭富城四个领军人物册封冠名,从此这个古老的词汇被赋予了新时代的商业概念和炒作噱头。随着四个人的照片频频出现在各大媒体,一个名号也使原本各自为政的香港艺人及娱乐公司被集结在了一起,一时间“四大天王”的时代被开启,娱乐圈的垄断时代被开启,造星时代被开启,追星族时代被开启,粤语歌曲时代被开启,香港通俗文化时代被开启。

  “追星族?我就知道有藏族、苗族、维吾尔族,那么追星族是哪个地区的少数民族?”也是在1992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由赵丽蓉、蔡明和郭达表演的小品《如此追星》相当风趣地表现了“四大天王”对当时内地年轻人的影响。这个神话般的组合适时填补了我们对音乐的向往、对现实的宣泄、对爱情的憧憬、对自由的渴求。同时对于内地来说,他们所影响的不仅仅是一代人的成长,也对中国娱乐市场带来了巨大冲击。

  “四大天王”热潮再次证明了香港娱乐圈成熟的包装机制以及独特造星方式的成功。人们无法想象歌星可以如此被定位和制作,无法想象明星可以带来如此巨大的经济效益。各式各样的明星周边产品开始在市场上出现并热销:画片、海报、贴纸、闪卡……内地人开始意识到流行音乐不止是音乐,更是巨大的消费品甚至唱片工业。人们关于流行音乐的理念开始逐渐完整,于是内地也讲起了形象、讲起了包装,流行音乐和明星产业化有声有色地拉开了序幕。

  1995年,“四大天王”由喧嚣归于平静;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造成香港娱乐业迅速滑落,粤语歌坛更是一蹶不振;1999年黎明宣布退出一切音乐颁奖礼,接着张学友也宣布退出。“四大天王”,一个被集体抛起的美丽梦幻开始了他自由落体式的跌落。17年过去了,无论传媒圈、娱乐圈如何鼓噪“新四大天王”、“四大天王接班人”,刘德华、张学友、黎明与郭富城的地位始终无法被替代,他们代表的是香港娱乐界的最高成就,他们是一代人记忆中的青春见证。撰文/巩新莉 许涯男

    ----- 文娱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