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片·论坛|图片库|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政协委员开出五味药方医治民企“创新恐惧症”

2006年09月07日 13:47

    九月五日,“第三届华商企业科技创新合作交流会”在上海开幕,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四百多位华商领袖、代表和著名学者与会。 中新社发 潘索菲 摄


  中新网9月7日电 据中华工商时报报道,“不创新慢慢死,一旦创新就快速死”。今年3月以来,全国工商联和国家有关部门就民营企业自主创新问题到长三角、珠三角和北京等地进行调研。经过调查研究发现,民营中小企业虽然为我国自主创新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普遍对创新存在恐惧心理。

  在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辜胜阻列出了“创新恐惧症”的四大症状:动力不足,不想创新;风险太大,不敢创新;能力有限,不会创新;融资太难,不能创新。

  针对“创新恐惧症”的四大症状,辜胜阻从财政税收、风险分担、合作机制、金融体制、区域规划等方面对症下药,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开出了“药方”:

  一是通过一系列的财政税收政策,建立利益补偿

  机制,使企业创新有利可图,解决企业不想创新的问题。辜胜阻说,国家应加大财政对企业的研发投入力度,提高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的支持强度。同时要研究现行税制不利于技术创新的问题,对企业研发进行更有效的税收优惠。

  二是完善风险分担机制,加大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与激励,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创新氛围,让企业敢于创新。辜胜阻建议探索建立国家级创新风险投资母基金。

  三是完善创新合作机制,鼓励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技术战略联盟,实施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推进开放创新,让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模的企业在互惠共生的环境中提高创新能力。

  四是重构为创新服务的金融体制,推进中小企业板向创新板市场过渡,从根本上改变高技术企业融资难问题。

  五是实施国家区域创新战略,选择几个产业集群基础好的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集群,优化民营科技企业创新的“小环境”。(王志新)


 
:::相 关 报 道:::
·天津提出滨海新区金融改革创新的五项举措
·第三届“华商企业科技创新合作交流会”成果丰硕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