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 片|图 片 库|图 片 网|华文教育|视 频|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港澳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教育的新选择:内地生热报港校给香港带来什么?

2006年08月07日 15:29

    资料图:今年四月,2006年香港大学本科生招生计划说明会在福州召开。 中新社发 王东明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今年香港高校内地招生迎来高峰年。来自不同教育体制下的生源,可以提升港高校教育水平,优化港人才结构,促进内地高校改革的深化。

  今年暑期内地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香港高校内地招生”。从六月份内地高考开始一直到七月中旬香港高校陆续发榜,内地各大媒体多日来不惜大篇幅报道这一新闻,讨论相关现象。

  虽然香港在内地正式招收自费生从二○○二年算来,已经整整5年了,但今年无疑是个“高峰年”,也是内地首度大面积关注之年。今年,香港8所大学在全国20个省市招生。计划招生约1,400名,而报名人数达到3万多。

  内地优秀学生纷纷赴香港高校读书,触动了内地高校的敏感神经,给内地高校带来压力和危机感,也许会加快内地教育改革的步伐。但对于香港而言,这股热潮会带给香港什么?

  

  高素质生源提升香港高校教育水平

  香港的高校有其长期形成的独特优势,它是中西文化交汇碰撞之处,是和西方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最接轨的地方。在这样一个高度国际化及商业化的环境里,香港的高校高度国际化,师资、教学理念以及校园文化与国际紧密接轨。香港的教育体系完备而且多元化,设有国际认可的课程和评核机制。香港高校的学历,普遍被世界各地承认。香港各高校的教研人员面向全球招聘,这些优势,使香港高校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

  但是,生源选择余地相对狭小,成为香港高校的一大软肋。随着内地与香港关系日益紧密,香港高校把招生目标瞄准生源丰富的内地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可以这样说,如果不充分利用香港的师资人才,对香港而言是浪费,对内地而言是损失;如果不充分利用内地人才资源亦是如此。

  一名香港教授表示,在不同教育体制下培养的内地和香港学生,他们在思维方式、学习习惯、基础能力等方面都有区别,高等教育需要这些不同教育体制下的不同人才相互学习和相互碰撞,只有这样,香港的教育才能真正谈得上国际化,本地教育水平的提高才更有保障。而且,内地学生基础知识扎实,香港学生创新意识相对更强,在人才互相流动后,内地全新的人才资源也给香港的大学带来全新的经验。生源的多样性,也会促使香港高校不同背景的人才竞争。

  此外,挑选内地优秀学生,对于提升香港区域教育中心地位无疑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才结构优化保持香港竞争优势

  对于香港这个弹丸之地,天然资源匮乏,而香港多少年的发展完全依赖唯一的资源,那就是人才。

  一方面,香港经济面临转型的艰难,需要大量相关人才储备,以提升人口质量,支持香港经济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香港的整体出生率处于极低水平,人口老化及劳动人口持续下降。要维持香港的竞争力,确保香港能在二十一世纪知识型及全球化经济体系中继续发展,必须考虑人才结构。

  继推出“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之后,香港3年前推出“输入内地人才计划”,特区入境处每年收到的申请约4,000多个,迄今已有超过1万人才来港工作。今年六月下旬开始,香港又推出“优秀人才入境计划”,旨在进一步吸引内地和海外优秀人才赴港发展。

  招收内地优秀学生赴港学习,并鼓励他们毕业后留港工作,也是香港人才计划的一部分。

  随着内地与香港经济等方面进一步融合,无论是内地还是香港,都需要熟悉两地情况的人才,香港高校担当起这一责任,义不容辞。当然,除了吸引内地学生前来学习外,还需要考虑如何吸引他们留下来,为香港服务。这除了高校外,特区政府也应该有相关考虑和政策。

  

  面对热潮香港还需谋定而动

  虽然许多的内地学生都希望选择到香港读书,但竞争力永远具有流动性。香港高校必须谋定思动。

  内地学生蜂拥报考香港高校,是在原有教育体制上的一种全新选择。虽然我们相信,这一状况短期内改变的可能性很小,但对香港高校来说,未雨绸缪是必须的。

  今年香港高校到内地招收优秀生引发的热烈讨论,显示内地高校的一种普遍焦虑和担忧。但是,北大、清华等百年名校,其深厚的人文基础和光辉历史,以及学校内一批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师,迄今依然是令香港高校仰望的高山,其雄厚的基础研究力量和水平以及宽泛的学科也令香港高校难望其项背。

  内地优秀生学生弃内地名校而选报香港高校,是多种因素而成,香港高校切不可妄自尊大。可以预见,在争取生源的良性竞争中,在两地教育模式的角力中,必能带动内地高校从教育体制、教育方式到学校招生、学校管理等各方面的改革,重添魅力。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教育产业全球化,中国内地开放生源是必然的,垂涎内地丰富生源的高校将会来自全球高校。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的竞争将会变得更加激烈。

  摘自:香港《紫荆》杂志 作者:程航


 
编辑:杜燕】
:::相 关 报 道:::
·香港特区政府颁布引人计划 9成内地生欲留港发展
··内地生争赴香港上大学 ·港澳台生内地求学也渐多
·最高录取比率48:1 内地生为何争赴香港上大学?
·报读香港高校内地生急增3倍 平均33人争一个学额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