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片·论坛|图片库|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港澳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米奇不再吸引中国人?迪斯尼全球化时亦要本地化

2006年09月08日 14:52

    9月4日,香港迪斯尼乐园公布,乐园入场人数至今已超过500万人次,预计在10月或之前,就会接近首年560万的目标,在暑假期间,每日有2至3万人次入场,其中约一半来自内地。 中新社发 蔡蔓莉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声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从本网直接下载使用,如欲转载请与原刊发媒体联系。)

  万众期待的香港迪斯尼乐园开幕将近一年,是时候向香港市民和它的股东交上成绩表。

  开幕前迪斯尼管理层、香港政府、香港市民均充满憧憬,期望这个充满梦想的乐园能大力推动香港的经济走上新高峰但开幕以来却风波不断——园区面积太小、设施太少、顾客的投诉、员工的不满、管理层的公关作风等等,实在难教人看好其这一年的业绩。因此,500万入场人次这一个结果,本人认为十分合理。迪斯尼要达到吸引三分之二内地客的目标,必须调整区域发展问题上的态度。

   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是家喻户晓的米奇与米妮对香港人、中国人的吸引力不再?恐怕不是。而是管理层对“香港迪斯尼”应走的路认识不够。

   迪斯尼无疑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国际大企业,并利用了全球化的浪潮,把它所创造出来的文化、甚至美国文化传播于世界各地。相信只要有传入美国文化的地方,就会有迪斯尼文化的出现,包括:无人不识的米奇与米妮、唐老鸭、高飞狗、布鲁托等一系列卡通人物;迪斯尼员工在客人面前永远只有开心和欢笑的工作文化要求等等。甚至在商业经营讲求成本效益、针对销售市场等策略下,“跳跳虎”等毛公仔和一系列产品都是在中国和其它发展中国家生产的。

  一间企业在全球化下能成功发展,其实只是成功了一半。管理层要认识并能利用本地化,才能够获得余下一半的成功。

  犹记得汇丰银行的广告口号:“World's local bank”,世界的本地银行。学术界亦因此出现了一个合并新字:Glocalization,全球化加上本地化。

   也许香港迪斯尼园内的食物是本地化,或者米奇会穿上唐装来跟你拍照。但明显香港迪斯尼的管理文化、推广手法以及与旅行社等有关机构的合作没有本地化,没有配合香港、珠三角区域实际的商业环境和文化做出适应。“香港迪斯尼”是“香港迪斯尼”而不是“美国迪斯尼”!这正是“香港迪斯尼”的第一年经营未能拥有开心和欢笑之原因。香港迪斯尼缺少应有的区域视野和有效的区域性推广策略,以为乐园开幕了,香港人和内地人便会如朝圣般拥入乐园,谁知不少内地同胞让香港迪斯尼碰了一鼻子灰。

  对于未来一年、甚至五年香港迪斯尼的发展,区域性视野是十分重要的。当然它本身需要持续扩建、增加游戏来吸引顾客。但如何吸引人次目标中的三分之二内地客人和国际客人,便看管理层如何调整在区域发展上的态度。但愿我们看到的是“世界的本地迪斯尼”而不是“世界的美国迪斯尼”。(来源:香港文汇报 作者:纪纬纹)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