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片·论坛|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图片库|供 稿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 本页位置:滚动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媒体曝光在前行政介入滞后 执法折射出监管惰政

2006年11月24日 11:06

  按照相关规定,行政主管部门对陈化粮处置必须全程监管。然而,在长春陈化粮事件中,直到央视“焦点访谈”曝光后,当地行政主管部门才仓促介入。和许多有影响的公共事件一样,陈化粮事件再次重现了“媒体曝光——领导批示——部门介入——查处结案”这种被动执法的模式。

  “焦点访谈”惊曝陈化粮变口粮

  11月14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曝出一则令人吃惊的消息:吉林省长春市万顺华饲料有限公司将在陈化粮竞价交易会上购得的2.8万多吨陈化稻谷,通过大货车辗转运到辽宁省,最后在辽中县杨士岗镇星晨粮谷加工厂加工成大米,流入口粮市场。而这批粮食最早的竟然是1989年入库的陈年稻谷。

  中央电视台记者先是到万顺华公司实地采访,随后又一路跟踪运粮货车,用镜头记录了事件的全过程。其后,他们将倒卖陈化粮一事向长春市工商局绿园分局如实举报。然而,工商人员却讳莫如深,不愿意接受采访。原本对陈化粮处置负有全程监管职责的执法人员,在记者镜头面前表现出来的却是漠视、推脱和无动于衷。

  万顺华公司无视国家法规,把陈化粮倒卖到外省,并在那里把陈化稻谷加工成大米进行销售。这种违法行为之所以能发生,除了企业自身唯利是图外,当地粮食部门和工商部门的事前监管缺位更是主要原因。

  新闻曝光启动行政部门执法

  17年前的陈化粮居然流入了口粮市场。“焦点访谈”的曝光激起一片惊呼。

  更大的震动出现在陈化粮事件的发生地。倒卖陈化粮发生在吉林这个产粮大省的“粮仓”里,不仅影响该省的形象和声誉,而且对其今后的粮食市场前景也是不可小视的冲击。

  “焦点访谈”曝光后,长春市乃至吉林省都被惊动了。长春市政府召开专门会议进行部署,工商部门随后介入调查。国家工商总局也派出督察组前往长春。

  在万顺华饲料有限公司,工商执法人员将存放在库房和车间内的五千多吨陈化稻谷予以封存,同时查封了该公司办公室,并连夜对当事人调查取证。经过深挖发现,除央视披露的情况外,该公司尚有5200吨陈化稻谷去向不明。

  11月15日,长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再次对倒卖陈化稻谷事件作出批示,市政府成立了办案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工商执法力量全面追查该事件。此后,工商部门勒令万顺华公司停止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通知该公司有关责任人不得外出,配合办案。执法人员通过审查相关账簿、票据、合同等资料,追查5200吨陈化粮的去向。

  从媒体曝光到政府部门介入,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应当说陈化粮事件发生地的政府部门的态度是积极的,只是这与媒体曝光前的冷漠消极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据了解,长春万顺华饲料有限公司非法倒卖陈化稻谷事件中,由于当地行政主管部门对陈化粮处置疏于监管,国家工商总局督察组已对当地工商部门提出整改措施。

  [1]  [2]  [下一页]

 
编辑:李淑国】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打印稿件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