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片·论坛|图片库|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勇于改造国民行为

2006年09月08日 09:05

     资料图片:三位女学生爬到武夷山风景区武夷书院前矗立的大理学家朱熹塑像上,与之合影留念。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文明的教育尚显欠缺。 中新社发 王敏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声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从本网直接下载使用,如欲转载请与原刊发媒体联系。)

  配合中国“大国”形象的确立和国家“软实力”建设,中央领导最近亲自指示,必须教育中国人怎么样文明地出国旅游,塑造中国公民的“良好国际形象”。

  由中央政治局常委,政治局委员和中宣部部长批示的“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从今年8月中旬正式展开。这项雄心勃勃的“行动”有个豪情万丈的时间表:根据中央文明委的通知,“行动”将持续三年,到2008年奥运会前要取得“阶段性成果”。

  用规划经济的手段和中央政府出面推进文明秩序建设,这也算是中国特色之一。然而,中国领导改造国民行为的决心和信心,尤其有关部门毫不害怕揭丑的气度,却叫外人佩服而震惊。

  何谓不文明的旅游行为?中央文明办公布了精细准则,列举本国民众旅游的七大“不文明行为”:不修边幅、不讲卫生、不懂礼仪、不守秩序、不遵法规、不爱护环境和公关设施、喧哗吵闹。

  在各项“不文明行为”的条目下,中央文明办提出的细节更可能令中国人难堪,例如“赤裸上身招摇过市”、“酒足饭饱后剔牙的动作毫不掩饰”、“咬着牙签东张西望”、“不听导游讲解”、“不谦让老人妇女”、“在不打折的店很不礼貌地讨价还价”、“在机场办手续和安检,踩踏黄线”、“损坏文物”、“自驾游客把车乱停乱靠碾压草坪”,“在餐厅喧哗把其他客人吓跑”等等。

  文明办副主任翟卫华本月2日在中共中央党报《人民日报》上撰文提出,要“突出抓好旅行社对旅行团的全程教育”,并且对“出境旅游、公务出国以及驻外人员的文明教育和跟踪管理”。

  意识到宣传教育和耳提面命作用毕竟有限,据说中央文明办并不排除以后在《护照法》中,对中国旅客在国外的不文明行为增设相关惩罚性条款。

  有关中国旅客在国外表现不文明的报道,近年频频见诸报端。作为中国崛起的效应之一,中国旅客的钞票滋养了国外与境外的旅游景点和服务行业,中国民众的陋习也随之展示在外人眼前。

  在这一方面,邻近大陆的旅游点首当其冲。去年迪斯尼乐园开幕时,大陆旅客不讲卫生的行为一度引起香港媒体批评。近期两岸极力促成台湾开放大陆观光客去台旅游,大批大陆游客“不文明”的旅游作风,据说也引起台湾方面担心。

  不过,在台湾的担忧成为事实前,大陆当局先采取行动教育大陆民众,不让民众到了对岸出丑。

  据中国媒体报道,中央领导对公民游客文明素质的关注,源于去年11月新华社《参考消息》中一篇《台湾人担心大陆游客不拘小节》的文章。中央领导在该文上批示,以旅游作为切入点提高公民的文明习惯。

  从过去全力拼经济,到如今行有余力能关心民众的文明素质,而且关注到民众在外地旅游的行为举止。在讨论公民旅游文明素质时,官方媒体明确将之与中国崛起与建设“软实力”挂钩;而中央部门能以摆事实的姿态,不加掩饰地自揭其短,正说明,中国真的是非常自信了。

  (摘自新加坡《联合早报》,有删节;作者:韩咏红)


 
编辑:魏恒】
:::相 关 报 道:::
·中国出台提升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计划 以纠正陋习
·中央文明委通知部署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