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 片|图 片 库|图 片 网|华文教育|视 频|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 本页位置:滚动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德累斯顿: 巴洛克式的城市

2006年07月03日 16:44


福临大教堂



赫夫基大教堂



森帕歌剧院

  横跨易北河(Elbe River)两岸的德累斯顿,曾有过一段辉煌的岁月。在18世纪,身为萨克森(Saxony)选帝侯和波兰国王的奥古斯都大力王(Augustus the Strong),致力把这座他钟情的城市,发展成当时欧洲的文化和艺术中心。二战末期猛烈轰炸下,盟军几乎把这个德国城市夷为平地。从战争遗留下的废墟中施工重建和修复,断断续续历时60年,至今城市还未完全恢复原貌。

  深秋,轻纱般的薄雾笼罩着易北河南岸的古城。可歌可泣的历史与巴洛克(Baroque)的艺术风格,在朦胧中交织,化成如梦似诗的意境;既壮观又细腻,既磅礴又凄迷,既永恒又古老。

  巴洛克建筑形式源于罗马和巴黎,在17和18世纪之间,在欧洲盛行一时。其结合了绘画艺术、雕塑艺术、庭院设计等,孕育出华丽雄壮的效果,予以观赏者强烈的感官刺激。德累斯顿的茨温格宫(Zwinger)和赫夫基大教堂(Hofkirche),充分地流露着巴洛克的风格。 在蒙蒙的雾霭和金黄色的阳光催化下,茨温格宫大庭院内雅致的喷泉、精细的草坪和四周灵妙的石雕,仿佛形成了时间的旋涡,把我们推向那远古的年代 。前身为宫殿的茨温格宫,现已改建为博物院。

  不远处的天主教宫廷教堂是萨克森最大的教堂。这座近300年的建筑物,外部竖立了无数英姿栩栩的雕像。里头的布道坛、圣坛和管风琴更是不同大师的设计。虽然奥古斯都的遗体葬在波兰,他的心脏却存放于教堂的地窟里,可见他对德累斯顿不懈的留恋。

  森帕歌剧院(Semper Opera House)是19世纪同名建筑师Gottfried Semper的杰作之一。自1841年落成后,这歌剧院遭逢两次被摧毁的厄运,1985年第三度重新开幕。华格纳(Wagner)、史特劳斯(Strauss)、韦伯(Weber)等音乐巨匠,都曾是这演奏厅的常客。

  德累斯顿有一幅101米长的瓷器壁画——王侯队列图(Procession of the Princes),追述韦廷王朝(Wettin Dynasty)的历代君主。国王以骑马列队的形态,生动地展现于画中。

  福临大教堂(Frauenkirche)可说是德累斯顿的市徽,其巨型圆顶的轮廓,早已成了这城市风景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45年战火中抵抗不了炮弹的破坏,福临大教堂在完工后的两百多年轰然倒塌。留下的残垣断壁,在战后的共产时代,提醒着人们战争的残酷。教堂的重建计划终于在1992年展开,并在2005年10月31日重新开幕,重执其圣职。教堂的重建过程,尽可能地利用被炸毁后残留下来的砖块。所以,新教堂的墙壁中,依然清晰可见无数灰黑色石砖。新旧砖的衔接处,看似一道道的伤疤,唤起福临大教堂的旧创。尽管如此,教堂优美的线条依然壮丽非凡。

  德累斯顿因其文化和艺术气息,而有“易北河畔的佛罗伦萨”之称。谁没见过德累斯顿,谁就没见过美。美,完全地被德累斯顿所定义。

  (来源:新加坡《联合早报》文:何志鸿)

 
编辑:陈安娜】
:::相 关 报 道:::
·德国德累斯顿:历经炮火摧残依旧华丽(图)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