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 片|图 片 库|图 片 网|华文教育|视 频|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新闻周刊》文章:谁能替代偶像普京

2006年06月30日 13:52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在俄罗斯领袖崇拜的历史中,普京并不是一个特例。但俄罗斯民众“非他不可”的依赖感,却是前所未有的

  本刊记者/王艳

  尽管距离俄罗斯总统普京的第二任期期满还有1年多时间,俄罗斯人已经开始心急火燎地挽留似乎已经决心离去的总统先生了。最新公布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大约六成俄罗斯居民支持修改俄罗斯宪法,让普京第三次连任。

  然而,普京却显得不为所动:“我要感谢俄罗斯人民对我的信任,但是这并不符合我自己内心的意愿。如果我带头违反联邦关于总统任期的法律规定,我还怎么要求其他人遵守国家的法律?”

  根据俄罗斯1993年制定的宪法,同一人最多只能担任两届总统。

  偶像的诞生

  当俄罗斯人传唱《嫁人就嫁普京这样的人》的时候,毫无疑问,一个被当作偶像来追捧的领导人出现了。曾经,普京只是俄罗斯人用筛选法选出的总统。

  1999年末,叶利钦总统辞职,将权力交给了普京。按照俄罗斯媒体的说法,那时的普京是一个“没有过去”的人,全世界的媒体都在翻箱倒柜地寻找普京过去的人生轨迹,以便向读者回答“谁是普京”的提问。在3个月后的大选中,人们在对现实极度失望的情绪里,选择了新人普京。

  获胜的原因也许正如普京自己的说法:“我感到自己不是什么救世主,而是俄罗斯一名普通公民,我的感受与俄罗斯任何一个公民的感受是相同的。很显然,人们感受到这些并由此支持我。”

  普京从叶利钦那里继承了一个经济上濒临破产的国家。叶利钦时代曾造就了一个寡头阶层,极少数寡头拥有了俄罗斯近70%的财富,而民众则感到今不如昔。普京对于这些寡头的看法更类似于普通的俄罗斯人,他认为,这些寡头只不过是阴谋控制政治权力的团伙。

  当选总统后,普京就明确警告21名著名寡头,大企业家和大资本不能干预政治,政权也不干预企业界的经营活动。对极少数控制媒体并转向政治反对派的寡头,他用铁拳痛击。古辛斯基、别列佐夫斯基、霍多尔科夫斯基等人都先后被他赶下了政治舞台。

  以猛药治疗俄罗斯的重症——车臣问题,使普京成为俄罗斯人心目中自十月革命以来最优秀的国家领导人。1999年9月,普京担任总理一个月时,其民众支持率仅1.7%,到12月则高达58%。这期间,他主要做了一件事,即第二次车臣战争。普京多次亲临前线视察,有时甚至自己驾驶战斗机。面对暗杀威胁时,他与夫人共赴战地,这成为他竞选总统时最佳的宣传材料。

  尽管2004年的别斯兰人质事件在人们内心留下了难以弥合的创伤,但普京在面对恐怖主义所采取的强硬政策仍然得到了大多数俄罗斯人的支持。他以独特的方式向民众保证:“恐怖分子在哪里,我们就要打到哪里。如果在厕所里遇到恐怖分子,就把他们直接溺死在马桶里!”

  建立“俄式民主”

  苏联解体后,叶利钦在俄罗斯建立起以“三权分立”为核心的“民主政治”,现在看来并不成功。克格勃出身的普京在反思之后,决心建设“俄罗斯式的民主”。普京说:“每个国家,包括俄罗斯,都必须寻找自己的改革之路。而俄罗斯社会希望根据传统和社会现状恢复国家必要的指导和调节作用。”

  为此,普京相继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诸如改变寡头富豪和外部势力操纵新闻媒体的危险局面,整合亲政府的政党力量,加强垂直权力体系等。特别是第二任期开始后,普京建设“俄式民主”的努力进一步加大。他决定改变上下两院议员的产生办法,将联邦主体行政长官由直选改为总统任命。

  “俄式民主”使普京遭到了外界的批评。美国《纽约时报》等媒体称“帝俄的幽灵正在回归”,认为普京是打着民主的幌子搞专制。美国总统布什对普京个人的评价也大起大落,先是认定“这是个可以打交道甚至值得信赖的人”,后又将他视为“后苏联时代的最后一个人”。

  但俄罗斯的政治人士和分析家们却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宽容和理解。他们认为,对俄罗斯来说,要建立现代市场经济和为民主奠定基础,至少需要一代人的时间,普京式的自总统而下的联邦权力体制或许更有利于保证俄罗斯朝着这个方向前进。

  在民主与效率之间,经历政治动荡和经济衰退的俄罗斯民众目前更倾向后者。在普京的领导下,他们已经感受到了“好日子”的希望。与1998年相比,感到“难以生活”的人由45%降至21%,觉得生活“还算不错”的人由5%增加到25%,对生活泰然处之的人由24%上升至44%。

  俄罗斯人已经开始憧憬普京从彼得大帝那里继承的誓言:“给我20年,还你一个奇迹般的俄罗斯!”苏联解体后的惊恐和不安变成了对安定和美好生活的追求,俄罗斯民众认为这一切都得益于普京的聪明才智。

  这种对元首的迷恋还来自“大俄罗斯民族”情结。“尽管早已告别了君主制度,但俄罗斯人至今仍把彼得大帝、叶卡捷林娜二世等使俄罗斯成为一流强国的独裁者作为崇拜的偶像。这样说来,让俄罗斯再度崛起的普京被人追捧也就不难理解了。”莫斯科国立大学政治学教授柯瓦伦克·伊万诺维奇对本刊说。

  角落里的继承人

  在婉拒人民的盛情挽留的同时,普京似乎一直在考虑继承人问题。他在2004年2月就表示,目前应考虑的不是修改宪法延长总统任期的问题,而是要“挑选继承事业的接班人,向社会推荐一个公认的能够无愧地在这一岗位继续工作的人”。

  谁将成为普京总统钦定的继承人,一时间成为俄罗斯和国际社会热炒的一个话题。

  按照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的说法,普京的接班人选多达6个,而且普京已同他们就此问题谈过话。这6个人是联邦委员会主席米罗诺夫、国家杜马主席格雷兹洛夫、总统驻南部联邦区全权代表科扎克、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行政长官赫洛波宁、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行政长官特卡切夫、总检察长乌斯季诺夫。

  而在其他媒体的评点中,第一副总理梅德韦杰夫、副主任谢钦、国防部长伊万诺夫、联邦安全局局长帕特鲁舍夫等都被列为总统宝座的潜在竞争者。

  媒体的智慧终究无法完全跟上克里姆林宫里的风云变幻。近日,普京突然解除了总检察长乌斯季诺夫的职务。分析人士说,普京是在平衡政府内各集团的势力,为2008年大选做准备。

  几个热门人选纷纷落马,如今似乎只剩下梅德韦杰夫和伊万诺夫,但他们都不完美。

  “梅德韦杰夫是个不错的官员,但是对于俄罗斯来说太温和、太安静了。我们的国家非常巨大,因此需要更加强硬的声音和立场。”俄罗斯政坛元老日里诺夫斯基说。

  伊万诺夫虽然出身强力部门,但新近的虐待新兵丑闻让他备受压力,接班人地位岌岌可危。

  相比媒体对继承人问题的热情,民众则显得茫然又忧虑。俄罗斯列瓦达中心3月所做的调查显示,七成的俄罗斯人对谁将成为普京的继任者感到担心,而近三成被调查者表示:“普京总统提名谁为接班人,我就投谁的票。”

  6月15日,普京在参加上海合作组织首脑会议时向记者透露,他的继任者应该是“一个不为媒体所熟悉的人”。

  “权力集中掌握在总统手中,因此普京在选择继承人时特别小心,因为如果选定的接班人品质不佳,很可能导致动乱。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把他藏在角落里。” 莫斯科国立大学政治学教授伊万诺维奇说。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编辑:张庆华】
:::相 关 报 道:::
·普京有意"黑马"接班 分析称其六年后或再任总统
·俄组织将发起签名运动 吁修宪公投允许普京三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打印稿件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