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 片|图 片 库|图 片 网|华文教育|视 频|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科教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人大校长纪宝成:四大因素制约大学创新人才培养

2006年07月14日 18:24

    资料图: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 中新社发 毛建军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社上海七月十四日电 (记者 周兆军)正在此间举行的“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主题是“大学的创新与服务”。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认为,目前有四种因素制约中国高校培养创新人才。

  纪宝成在今天的演讲中表示,目前中国高校对学生的培养,偏于知识灌输,而疏于人格养成。虽然号称素质教育,但从来都是只问考试分数,包括操行品德在内的其他素质一概不问,这种选拔学生的机制难以培养创新人才。

  其次,学校的教学方式、考试方式过于单一。纪宝成说,对人才的评判标准比较单一,不仅是教育的问题,整个社会的导向也是如此。

  与此同时,整个社会的风气是急于求成,忽视基础。“创新不是灵机一动、灵光一现,必须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和理论基础”他说,创新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能急功近利。

  第四,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足,也是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一大原因。

  纪宝成强调,要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前沿的学术品质,要有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精神。他特别反对如今的一种社会思潮,认为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就是将来能更容易地获取财富,把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投资。

  在他看来,在当前中国,出现这种浮躁的思想是正常的,但一个理性的社会,所有负责任的大学,都不能让这种思想成为主流,“探索未来,传承文明”的大学精神必须固守。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