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 片|图 片 库|图 片 网|华文教育|视 频|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科教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着"汉服"诵读四书五经 江城出现"童学馆"(组图)

2006年08月15日 09:34


图为女教师认真纠正孩子们的行礼姿势。



孩子们穿着古服,坐在蒲团上学国学。(武汉晨报/图;傅克强/摄)

  中新网8月15日电 据武汉晨报报道,45名3~8岁的孩子,着古代冠帽和汉服,向孔子像行礼后开始学国学。13日,一家名叫“童学馆”的现代私塾在武汉现身。

  13日上午,记者在华师西门外该童学馆看到,馆所墙上贴着《论语》等古训为主题的中国字画,教室播放着古乐,45个孩子身穿古代冠帽和汉服,端坐在蒲团上。上课铃响,孩子们先向教室前的孔子画像行叩拜礼,再跟随私塾先生玩游戏、诵读“国学”教材。

  据馆长李广斌介绍,该馆接受3~8岁的孩子,宗旨是培养孩子的国学童子功。孩子入馆后将穿古服上课,学习敬师礼、用餐礼、形体礼等10大礼仪。担心小孩不易接受《三字经》、《千字文》等传统教材,他们自编了一本《国韵诵读》教材,四字一句、八字一韵,内容如“刘邦斩蛇,西入咸阳,项羽刚愎,自刎乌江”。

  李广斌说,此前办有类似的“国学”培训班,此次加入了民间游戏、吐纳入定等课程后改名“童学馆”,并引用西方“玩乐式”教学方法,全部聘用女教师讲授。

  日前,上海出现一家全日制私塾“孟母堂”,不久前被教育主管部门以“违反办学许可、义务教育法及收费规定”停办(见晨报7月12日报道)。李广斌表示,童学馆与孟母堂不同。孩子每周来馆学习半天,持续学习4个月,不影响孩子接受义务教育,相当于“国学培训班”,因此不会遭禁。

  到场的武大哲学院院长郭齐勇称,现在的教育过度强调智力开发、技能教育,缺乏富含文史哲知识的国学启蒙和人格启蒙,中国传统启蒙学教育应当回归。 (吴秋娜、杨万国、方丹平、徐娟)


 
编辑:吴歆】
:::相 关 报 道:::
·别把国学当滑稽古装戏(图)
·读经还是上学 孟母堂:保卫孩子不去学校的权利?
·上海叫停全日制私塾“孟母堂” 定性为违法办学
·教委能否培养出“孟子”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